6月30日,在長春市軌道交通6號線祝家屯鋪軌基地,兩架龍門吊將首節25米軌排平穩地吊運至左線鋪設位置,6號線軌道工程全線開鋪。
軌道交通6號線全長29.570公里,共設車站22座,其中換乘站9座,橫跨綠園區、汽開區、高新區、南關區、凈月開發區,途經長春西站、岱山公園、歐亞賣場、南溪濕地公園、吉林省博物院、長影世紀城,是城市南部的東西向填充線,也是中心城區南部的聯絡線。
中國中鐵一局新運公司承擔著全線63.73公里正線鋪軌、34組道岔鋪設及西湖停車場、吳家店車輛段的施工任務。全線設置7個鋪軌基地,投入使用8臺龍門架、24臺新能源鋪軌機、10輛軌道車,施工高峰將有超過1200人同時作業。目前,已完成了鋪軌基地場地硬化、龍門吊組裝報驗、軌行區移交、施工測量等前期準備工作,為正式鋪設軌道做好充分準備,在保障安全質量的前提下加快推進施工進度。
新能源鋪軌機的使用將提高施工效率,踐行了綠色環保施工理念。此外,6號線的軌道施工過程中還將應用中鐵一局自行研制的工程運輸管理智控平臺,該平臺綜合運用物聯網、大數據等先進設備,革命性提升了軌道工程運輸組織效率和軌行區安全管理水平;項目部自行加工了24個混凝土運料箱,引進了667塊樹脂模板和2000余塊半圓形水溝模板,這些技術革新的使用將極大提高道床混凝土的澆筑效率。
在疫情防控方面,項目部詳細制定了現場防疫工作方案,準備好充足防疫物資,對所有進場人員簽訂了《疫情防控承諾書》,嚴格落實屬地防疫要求,采取“點對點”“直達式”進場。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