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凌晨4時整,歷時120分鐘,伴隨著“就位”的命令下達,650噸履帶吊順利將106噸重的鋼桁架天橋橫跨京港高鐵線,滬昆聯絡線,京九線和正在建設中的昌景黃鐵路4條鐵路線上方精準落位。天橋整體吊裝是風險大、難度高的控制性工程,此次吊裝順利就位,標志著昌贛客運專線橫崗站天橋主桁架全部安裝就位,為橫崗站如期竣工奠定了堅實基礎。
橫崗站總建筑面積7998.2平方米,設計取材于千年古縣、江南糧倉,站場布局為3臺8線,站房中心設置跨線人行天橋作為旅客進、出站通道。天橋總長55.4米,寬9.4米,總重220噸,基本站臺至二站臺范圍人行天橋已于第一階段封鎖施工時完成。
本次天橋整體吊裝作業需在既有高鐵線路上利用天窗點施工,二站臺至三站臺跨線天橋長29.3米,重106噸,時間短、精度高,超大構件跨既有鐵路吊裝協調難度大。項目參建單位認真落實營業線施工安全管理要求,邀請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華東交通大學的專家教授對天橋吊裝施工方案進行多次研究論證,采用專業軟件模擬吊裝過程,組織試吊作業,不斷優化方案,通過多次論證,確定了天橋采用現場拼裝加整體吊裝的施工方法。在施工作業中,先將天橋提升至14.7米,吊車旋轉149度至天橋支座上方,通過牽引繩調整天橋方向及位置,緩慢下落,利用天橋限位板實現精準對位,順利下放焊接固定。
本次天橋吊裝完成,能夠確保年底三站臺及雨棚、天橋完工,3、5道重新開通啟用,形成橫崗站新站形,以滿足春運運能需求。橫崗站作為昌贛客運專線鐵路建設的第一個站點,有“南昌南大門”之稱,建成后將成為南昌市對外開放的新窗口,是京港高鐵和京九鐵路上重要的客運車站,并通過聯絡線與滬昆高鐵相連,構成南昌市發達、現代、完備的交通網絡,加速推動長江經濟一體化,促進當地經濟快速發展。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