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線路越開越多、公交車越來越舒適…… 近年來,南京人乘坐公共交通出行效率更高、更方便了。3月13日,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市交通運輸局獲悉,“十四五”期間,南京將繼續以建設公交都市為總體目標,以公共交通引領城市發展、支撐城市緩堵和生態文明建設。到2025年,南京全市公共交通45分鐘通勤占比要達到80%以上。
當前,南京公共交通客運量逐年增長。據統計,2022年,南京公共交通客運量達到12.5億人次,平均每天的客運量超過了340萬人次,越來越多的市民選擇了公共交通這種綠色環保低碳的出行方式。
“十四五”時期的南京公共交通將如何發展?南京市交通運輸局運輸管理處處長陳兆棟介紹,接下來,南京將繼續以建設公交都市為總體目標,踐行以公共交通引領城市發展、支撐城市緩堵和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思路,實施“綠色主導、公交引領、公交優先、公交優質”四大戰略,實現南京公共交通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為城市高效運轉提供有力保障。
地鐵出行具有快捷、準時、安全等多項優勢。近年來,南京大力推進地鐵建設,目前,南京共有11條地鐵線路在建,11號線1條盾構隧道始發,5號線30座車站均已開工,5號線江寧段計劃今年啟動不載客試運行等實實在在的進展,讓居民倍感期待。
陳兆棟表示,“十四五”時期,南京將繼續推進軌道交通等大中運量公共交通系統建設,以構建軌道交通與常規公交一體化網絡服務體系為導向,結合軌道交通建設時序,及時調整常規公交功能定位,動態優化常規地面公交網絡布局,形成多模式地面公交網絡,細分公交服務,促進兩網融合。
當前,南京公交集團擁有5800多輛公交車,目前正在陸續更新,其中2022年共計投放低地板及低入口公交車1098輛,方便老年人上下車。公交車況好,乘坐更安心更舒適。
陳兆棟介紹,接下來,南京交通將推進集約型設施建設,堅持“站城一體”的規劃理念,逐步轉變公交樞紐建設模式,進一步提高土地資源的開發效率和效益。還將持續優化公交專用道網絡、公交優先信號交叉口建設與改造,積極探索公交客流走廊快速化改造及合乘車道運行新模式,推動公交專用道時空優先,提升使用效率,提高公共交通系統的可靠性。
2023年,南京交通也將進一步提高綜合運輸服務水平,讓市民在出行服務領域更有獲得感。深化城鄉公交一體化,出臺新一輪公共交通年度行動計劃,開展公交場站建設,優化公交中途站站點布設,組織實施線網優化調整等公交品質提升工程,進一步提高乘客對公交服務的滿意度。同時,發展旅客聯程運輸,持續強化公共交通網絡與城際快速通勤系統的銜接,推動公共交通、出租車企業與鐵路、民航企業建立常態化合作機制。推動“運輸服務+互聯網”更好融合等。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