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蘇州外貿承壓前行,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形勢,蘇州工業園區企業不斷搶抓機遇、謀劃未來。
今年一開年,蘇州金龍海格客車跟海外業務相關的每個人,就開啟了“超級忙碌”模式。近60批、1400多臺客車,先后發往俄羅斯、新加坡、沙特、以色列、韓國等約40個國家。而最讓他們開心的是,新客戶、新業務增長迅猛。這不,4月底,200臺發往巴西的新能源客車交車出廠。這對巴西和中國來說,都是頭一次。
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海外銷售總經理姜海峰介紹,出口的這批車是中國客車企業第一次以整車的形式出口巴西市場,這批車將服務于巴西最大的城市圣保羅。
經海運到巴西,這一單很不容易。因為汽車是巴西的支柱產業,自主品牌馬可波羅,更是客車行業里的巨無霸,在這個領域,中國品牌一直很難進入。而借著新能源汽車席卷世界的東風,金龍海格靠著多年積累,成熟的技術,一舉拿到了巴西的首個大單。
巴西客戶表示,我們非常高興能夠這么快完成巴西從中國整裝進口新能源公交車的第一單,我們巴西是南美最大的市場,而海格在很多國家都有布局,他們非常知名,我們因為海格的高品質和對巴西市場的重視,所以選擇與他們合作,希望能一起贏得更大的市場。
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海外銷售總經理姜海峰介紹,客戶對整個中國新能源的發展一直表示非常驚嘆,今年一季度出口了將近4.8個億,預計整個上半年出口會達到13億人民幣,其中新能源會超過50%。
今年一季度,全國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這“新三樣”產品出口合計增長66.9%,蘇州“新三樣”出口同樣快速增長,成為我市外貿承壓前行中的新興力量。而這“新”的背后,是科技創新的支撐。
眼下,國際環境復雜嚴峻,面臨結構性、周期性、波動性疊加影響,讓我們深刻感受到,園區要奮起發力,“滾石上山”,才能承壓向上。“新三樣”、科創屬性更鮮明的新興產品正成為外貿的“香餑餑”,這讓我們期待,園區能培育更多的“未來之星”,迎接更多的機遇和挑戰。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