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性環節市場化改革
中央財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農辦主任韓文秀在7月19日舉行的中共中央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促進各種所有制經濟優勢互補,共同發展。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推動國有資本和國資企業做強做優做大,開展國有經濟增加值核算,推進能源、鐵路等行業自然壟斷環節獨立運營和競爭性環節市場化改革。
國鐵集團:抓緊研究制定進一步全面深化國鐵企業改革的具體措施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劉振芳19日主持召開黨組擴大會議,傳達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研究部署學習宣傳貫徹落實措施。會議指出,要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聚焦黨中央的重大部署、重要任務、重點工作,加強頂層設計,抓緊研究制定進一步全面深化國鐵企業改革的具體措施,充分調動全路干部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切實增強改革落實的執行力,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實落地,奮力推動鐵路高質量發展、率先實現鐵路現代化取得新成效,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積極貢獻。
《決定》共提出30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
以下是提到“鐵路”的段落前后及所在章節
……
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完善管理監督體制機制,增強各有關管理部門戰略協同,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明晰不同類型國有企業功能定位,完善主責主業管理,明確國有資本重點投資領域和方向。推動國有資本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向關系國計民生的公共服務、應急能力、公益性領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健全國有企業推進原始創新制度安排。深化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建立國有企業履行戰略使命評價制度,完善國有企業分類考核評價體系,開展國有經濟增加值核算。推進能源、鐵路、電信、水利、公用事業等行業自然壟斷環節獨立運營和競爭性環節市場化改革,健全監管體制機制。
堅持致力于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和提供更多機會的方針政策。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深入破除市場準入壁壘,推進基礎設施競爭性領域向經營主體公平開放,完善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項目建設長效機制。……
三、健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
(11)健全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體制機制。構建新型基礎設施規劃和標準體系,健全新型基礎設施融合利用機制,推進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拓寬多元化投融資渠道,健全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協調機制。深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改革,推進鐵路體制改革,發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推動收費公路政策優化。提高航運保險承保能力和全球服務水平,推進海事仲裁制度規則創新。健全重大水利工程建設、運行、管理機制。
素材來源:綜合自《決定》文件及歷史相關資料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