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隨著“新穿越號”盾構機完成1139環管片拼裝,上海機場聯絡線2標單月推進288環,進尺達到576米,平均日進尺19.2米,創造了全預制大直徑泥水盾構國內最快紀錄。上海機場聯絡線2標工程由中鐵十四局集團承建,主要負責2#風井以及1#風井至2#風井區間盾構隧道施工,全長4939.8米,穿越地層主要有淤泥質粉質黏土、粉質黏土、粉質黏土夾粉砂、粉砂等,工程類屬全線小間距、長距離并行既有滬杭高鐵運行段,施工難度高、安全風險大。在設計研發階段,設計團隊有針對性地改進刀盤結構,采用常壓換刀技術,有效提高刀具壽命和更換效率;升級泥水輸送系統,滿足多種工況,有力保障施工效率;優化盾構結構設計,錐度殼體實現盾構穿越復雜地層;升級導向系統,增強盾構姿態精準把控,嚴格控制地面沉降;配置管片上浮系統,盾構掘進保障管片的穩定性,從而大幅加強裝備的適應性和安全系數。
8月12日,“新穿越號”盾構機成功穿越運營中的軌交12號線,攻克正式掘進后的首個重大風險源。9月16日,“新穿越號”盾構機掘進1000環,累計進尺2000米。據悉,上海機場聯絡線2標項目部在盾構掘進期間按照“連續施工、穩步推進、嚴控參數、飽滿注漿”要求,加強掘進過程中的管理控制。掘進速度控制在40毫米/分,嚴格落實每班6環掘進工效;利用每班剩余時間,對設備實行“計劃性保養、預防性維修”,有效保證了現場施工的連續性。
為應對長距離粉砂地層與對刀具磨損影響,項目提前對盾構機刀盤刀具進行更換檢查,對磨損嚴重的刀具更換為針對粉砂與粉質黏土的地層的合金加強型改進刀。該刀具大大增加耐磨性,同時刀具背部鑲嵌若干條狀合金用以保護刀體,使刀具的整體性能得到提升。
上海軌道交通市域線機場聯絡線是一條市域快線,于2019年開工建設,東西方向走向,全長68.6千米,設站9座,從虹橋樞紐站出發經過滬杭鐵路外環線,七寶,華涇,三林,張江,上海迪士尼度假區,浦東國際機場等重要地區,最后到達上海東站。這是一條外環以外的近郊線路,也是上海市域鐵路之一,采用8節編組CRH6F和諧號列車。按照此前計劃,機場聯絡線預計于2024年建成投運,屆時將實現與軌交2、10、15、17等多條地鐵線路換乘,市民前往浦東、虹橋兩大機場、虹橋火車站將更為方便,兩大機場之間單程耗時將縮短至40分鐘左右。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