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林州市公交公司發展旅游公交,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公交+文旅融合發展之路,逐步創建并形成了紅旗渠旅游公交品牌,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一是公交+旅游。以太行大峽谷5A景區為旅游目的地,開通了3條太行大峽谷旅游公交線路。布局全域旅游公交線路,先后開通萬泉湖、天平山、洪谷山等5條3A以上景區旅游公交線路,2條紅旗渠畔觀光旅游線路。“五一”、“十一”等假期,開通紅旗渠和太行大峽谷旅游擺渡公交,服務游客快速安全進入景區。2024年“五一”假期安全運送游客5萬余人次。
二是公交+研學。林州公交主動對接各大、中、小學校,以紅旗渠青年洞、紅旗渠紀念館、紅旗渠干部學院、谷文昌紀念館、扁擔精神紀念館等紅色研學基地為主體,組建專業研學運輸車隊,為各單位、學校提供研學運輸服務。2023年,共發送研學班次1500余個,運送研學人員60000余人。
三是公交+寫生。林州公交適時開通峽谷公交寫生專線,在桃花谷至高家臺區間全天運轉,為廣大來林寫生學生提供了便利的交通出行條件和優質的出行服務。2024年3月至今,已安全運送全國各地寫生學生5.8萬余人次,日均600余人。
四是公交+快遞。為更好適應市場需求,和郵政公司等快遞公司合作,試點開通石板巖、桂林交郵融合線路,日均運送快遞量1200余件,實現了快遞末端派送的精準化、高效化和便利化。
五是公交+鄉村振興。林州公交以16個鄉村文旅示范村為主體,2024年4月開通了6條網紅村鄉村旅游公交線路,帶火短途鄉村游;以石板巖小鎮、高家臺、郭家莊等10個民宿明星村為主體,開通民宿游公交旅游專線,助力民宿旅游興起;以魯班壑、天平山、洪谷山、黃華山為主體,開通登山線路,引領登山游越來越旺;近兩年來,林州公交還陸續開通了10余條扶貧公交線路,服務山區貧困村50余個,為方便山區群眾出行,助力鄉村振興發揮了先行作用。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