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民李國貴駕駛新能源汽車來到信德路公交樞紐站,公交公司工作人員引導他將車停放在充電樁前,然后將充電槍插入新能源汽車的充電插口,開始為新能源汽車補充“能量”。李國貴稱贊:“一個多小時就充滿了,我家離這里不遠,以后如果晚上忘了充電,早點把車開這里就行。公交充電樁對外開放,對我來說確實非常方便。”
記者獲悉,包括信德路公交樞紐站在內,近日,市公共交通有限責任公司12處公交場站充電站共216個充電樁,在保證內部公交車正常充電和補電的前提下,面向社會車輛提供充電服務,幫新能源汽車車主們解決“充電憂慮”,賦能綠色出行。
這12處公交場站充電站分別是:公交南小郭充電站、公交二公司充電站、公交三公司充電站、公交高鐵充電站、公交五公司充電站、襄都南路公交停保場充電站、佳洲美地公交首末站充電站、中央生態公園(公交首末站)充電站、火車站公交樞紐站充電站、信德路公交樞紐站充電站、公交南和公司充電站、公交任澤公司充電站。
“這12處公交場站基本覆蓋了市中心城區及南和區、任澤區。目前各公交場站均24小時對外開放,白天可以實現新能源車隨到隨充。晚上因為要優先保證公交車充電,所以建議社會車輛充電前,車主提前撥打電話0319-3677956進行預約、咨詢。”市公共交通有限責任公司用電服務公司副經理劉利雨介紹,考慮到安全問題,新能源車主到公交場站充電時,會有專門的工作人員進行操作。
充電樁?新能源汽車?公交樞紐?
特別推薦:上海國際客車展參觀報名? ? ??上海國際客車展展位預定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