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建設離不開公共交通,微公交以“短平快”為主打,走近群眾家門口,提升市民幸福感。
從武漢公交集團獲悉,近年來,該集團江夏公交公司先后開通V1、V2、V3三條微公交線路。很多老人、小孩出行都選擇乘坐微公交線路,出門買菜、探親方便了不少。
穿梭于老城區大街小巷
10月26日,剛走進江夏大道公交停車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就看到4輛標有“V1”字樣的白色面包車。與常規公交車相比,V1路非常“迷你”,是商務7人座汽車。
V1路早在2020年1月就投入使用,由江夏大道公交停車場開至鹽坊灣公交停車場,截至目前已運行兩年多。
盡管外形不同,乘坐V1路公交車的流程與普通公交車別無二樣。記者坐上V1路車,只見車廂內前兩排都是兩個座位,第三排有3個座位,在第二排的中間位置,有掃碼刷卡機。司機黃望介紹,V1路單程4.8公里,早上6時第一輛車首發,晚上8時30分最后一輛車發車。早晚高峰,每8分鐘至9分鐘發出一輛車,平峰期每15分鐘發出一輛。票價為2元,刷公交卡為1.8元。
V1線路長王小平介紹,V1路公交車屬于微循環公交車,共配有8臺車。之所以選擇這種迷你車型,是因為該線路途經的老城區比較多,道路狹小,迷你車型方便通行。
記者觀察發現,V1路穿梭于江夏紙坊老城區,路面相當狹窄,大型公交車確實無法通行。該線路11個站點都設在居民區沿線,平均每500米一個站點,非常方便。
有了V1路開通的成功經驗。2021年,江夏公交公司開通新線路——V2路,覆蓋范圍為紙坊青龍山公園、寧安路一帶老舊小區。2022年4月,V3路也開通運營,承擔起廟山光電子產業園一帶工作人員通勤的任務。
補齊市民出行短板
為何開通微公交?
江夏公交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江夏紙坊有很多老城區,常規公交無法進入,經到海南等地考察,該公司決定引入在當地運營發展成熟的“微公交”。為此,該公司工作人員多次現場調研,廣泛征求居民意見,才先后開通V1、V2、V3等微公交線路。
“微公交”受到了當地百姓的點贊。家住八分山站西社區的陳婆婆,與記者同車過程中不斷稱贊。她說,之前沒有V1路微公交,出行十分不便,需要步行10來分鐘才能坐上公交,中間還需穿越鐵路涵洞,如今V1公交可以直通家門口,“非?;菝瘢夏曜C還免費,出門了不用再怕什么風吹雨打?!?/p>
記者了解到,結合市民需求,武漢公交集團將不斷推進“微公交”項目,補齊出行短板,持續創新手段,為市民提供更加惠民、便民、優質的出行服務,進一步提高公交客運服務水平。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