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全國防災減災日來臨之際,為切實提高災害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最大限度維護市民乘客生命財產安全,5月9日上午,青島城運控股公交集團于市北巴士第七分公司鎮平路停車場內開展了“防汛防臺風”專項應急演練,仿真實景沉浸式演練鍛煉了暴雨、臺風等極端天氣的時公交駕駛員的險情處置能力。
“現我市每小時降雨量已達150mm以上,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已下發汛期紅色預警。現接匯報,30路線雙源無軌電車到達勝利橋下客站,因降雨造成乘客無法安全下車。市北巴士防汛突擊隊,立即行動!”隨著指揮員的一聲令下,由15人組成的防汛突擊隊立即裝送沙袋至下客站,用沙袋為乘客鋪出一條簡易通行線路,并站在兩側扶乘客有序通過。
此次演練以青島市受臺風登陸的影響,進入緊急防汛期為背景,共設置防汛突擊隊快速集結與防汛、車廂內部進水逃生、電車線網險情綜合處置三大項演練內容,演練設計立足復雜困難情況,強化突發性和臨機性,最大限度貼近實戰。
在演練現場進行觀摩的366路線駕駛員于亮表示:“此次演練代入感很強,讓我對遇到突發情況時到底應該怎么做有了清晰的認識。給我們駕駛員上了一堂生動的防汛防臺風安全課。”演練現場,50余名參演人員各司其職、分工協作,現場險情處置快速高效。此次演練遵循“著眼實戰、檢驗能力、鍛煉隊伍”的原則,重點檢驗臺風暴雨等極端天氣下的指揮控制、協調調度、快速響應、力量投送、險情處置、協同配合等應急處置及保障能力。
“近年來,公交集團全面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工作方針,制定完善了各項防汛預案和保障措施,以大概率思維應對小概率事件,提升風險應對能力。”青島城運控股公交集團安全總監高克穎介紹,本次演練旨在完善預警和響應聯動機制,使廣大職工進一步提高防汛抗災能力,為做好防汛搶險工作奠定扎實的基礎,切實筑牢保護乘客生命財產的“安全堤壩”。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