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成都市交通治堵新聞通氣會舉行,會上正式發布成都市交通治堵第二批共151項堵點治理和農村公路排危整治任務清單,同時記者獲悉,成都將對公交站臺進行港灣式改造,拓寬局部路面寬度,緩堵保暢。
“第二批堵點治理清單中,我們負責牽頭實施的治理任務共37項。”成都市城管委副主任梁柏清表示,該任務主要分為道路路口“短平快”改造類35項,公交站臺改造類任務1項(共8個站臺),交通信號燈通道改造類任務1項(共40個路口),共3大類。
據梁柏清介紹,對公交站臺改造方面,主要是通過對公交站臺進行港灣式改造,拓寬局部路面寬度,公交車在靠邊停靠時可讓出車行道方便后方車輛通行,避免公交車上下客時造成的后方車輛擁堵,“本次劃入改造范圍內的8個公交站臺將于2025年12月31日前全部改造完成。”
此外,對道路路口“短平快”改造方面,主要是對道路中央或者側分綠化帶進行局部調整,同步遷改路燈、交安等設施,釋放道路資源,并重新施劃交通標線,優化路段的機動車道、人行道布局,增加車行道或延長左轉和掉頭專用車道,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和在路口紅燈等待時間的蓄車能力,進而提高路口通行。對交通信號燈改造方面,主要是在人行道、車行道埋設或改造信號燈線網通道,增加或調整信號相位,進一步完善區域的交通信號燈功能,避免車輛交織造成的道路擁堵。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