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事關市民重點出行需求的公共交通線路今天(22日)開始恢復。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實地檢查疫情防控和公共交通恢復運營情況時指出,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市委部署要求,堅定不移執行“動態清零”總方針,全力優化完善常態化防控的各項機制,嚴格落實公共交通的防疫措施,在穩步安全的開放中提升市民獲得感,為打贏大上海保衛戰、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提供交通保障。
上午,龔正一行來到大眾交通集團,通過信息系統察看出租車實時運行情況,詢問出租車恢復運營計劃。在軌交10號線虹橋路站入口處,場所碼醒目可見,乘客佩戴口罩、掃碼測溫、有序進站乘車。市領導詳細了解地鐵恢復運營、保障運營安全情況。靜安寺公交樞紐站內,多條公交線路恢復運營。龔正察看乘車流程,叮囑加快場所碼與支付碼“多碼合一”,為后續常態化運行做好準備。龔正指出,公共交通恢復運行,是社會逐步恢復常態的重要標志。要嚴格執行防疫要求,做好預防性和常態化消毒工作,引導乘客共同遵守亮碼、掃碼等要求,只有“管得住”才能“放得開”。要加強員工培訓管理,做好設施設備維護和各項準備,確保城市交通運行安全、暢通、有序。市領導還來到黃金城道步行街,一路步行察看超市、水果店、餐飲店等沿街商鋪開放情況,要求居委會與業委會、物業公司緊密協作,優化常態化防控下管理機制,守牢防控陣地,讓如常生活和煙火氣逐步回歸。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