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進一步推動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實施意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快推進城市軌道交通建設,促進常規公交與軌道交通兩網融合發展,提升公共交通出行分擔比例,努力構建“以軌道交通為骨干、常規公交為主體、慢行交通為補充、特色公交為亮點”的公共交通發展模式和“安全可靠、經濟適用、快速便捷、綠色環保、智能高效”的公共交通服務體系,建設國內一流的公交都市示范城市。
實施意見提出了強化城市公共交通規劃實施、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加大城市公共交通財政投入、保障城市公共交通路權優先、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務品質、促進公共交通創新協調發展等六項主要任務。
根據實施意見,到2025年,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及在建里程達到500公里,中心城區萬人公共交通車輛擁有量達到20標臺,城市公共交通機動化出行分擔率達到60%,城市公共交通乘客測評滿意度達到90%,綠色出行比例達到70%,綠色公共交通車輛比率達到95%,車輛進場率達到93%,公共交通站點500米覆蓋率達到100%。新建城市居民區周邊道路港灣式停靠站規劃建設比例達到100%,已建成區域要逐步實施港灣式停靠站改造,到2025年具備條件的改造比例達到50%以上。高峰時段城市公共汽電車平均運行時速不低于16km/h。
推進公共交通用地綜合開發
公交場站是公共交通重要基礎設施,關系到公交車輛的停放維保和公交線網的調整優化。今后,“推進公共交通用地綜合開發”將成為公交場站建設的新風向。
實施意見提出,對新建城市公共交通設施用地的地上、地下空間,支持市場化原則實施土地綜合開發。對現有城市公共交通設施用地,支持在符合規劃且不改變用途的前提下進行立體開發。綜合開發收益可用于城市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彌補運營虧損。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步伐加快,我市的公交場站正在加快轉型升級。在李滄區,青島北部區域唯一的“公交立體停車場+社會停車場”綜合項目——唐山路公交換乘樞紐工程主體已建成,年內完成驗收;在西海岸新區,全國首個使用簡易升降機械立體停車設備的公交停車場——淮河路公交停車場項目正在進行設備調試,預計本月投用。
提高公交與地鐵換乘銜接效率
目前,青島地鐵開通線路7條,線網運營里程達315公里,居國內第十,日均客流超180萬人次,最高224萬人次,公共交通分擔率最大日達到59%,地鐵在公共交通中的骨干功能持續彰顯。記者梳理發現,實施意見進一步強化了地鐵在公共交通體系中的作用,提出:加強軌道交通場站周邊統籌規劃和開發,推進換乘設施以及“P+R”(駐車換乘)系統建設;優化重構公交網絡布局,調減與地鐵線路高重復、強競爭的公交線路,增加地鐵線網覆蓋薄弱區域的公交運力投放,提高換乘銜接效率等。
8月8日起,青島城運控股集團將四流南路南向北中心醫院站北移120米,涉及5條線路,此舉進一步加強常規公交與地鐵1號線的銜接,同時還有效緩解了中心醫院附近的交通擁堵狀況。“這個站點挪得真好,下了公交車走個100米就能到地鐵站,1分鐘即可實現公交地鐵高效換乘,比原來方便多了。”正在北移的中心醫院公交站點等車的王女士高興地說。隨著實施意見落地,公交與地鐵融合發展將更加高效常態,換乘銜接效率持續提高,進一步增強綠色出行吸引力。
逐步提高城區擁堵路段公交車輛通行效率
缺乏專用路權是早晚高峰造成公交車運行效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實施意見“對癥下藥”,提出了保障城市公共交通路權優先的具體任務:
加快公交專用道建設方面,聚焦城市重點客流走廊,持續推進公交專用道連線成網,根據早晚客流高峰情況,在主城區具備條件的市政主干道上研究設置全時段或分時段公交專用道,提升公交通行效率。
嚴格公交專用道使用監管方面,完善公交專用道沿線標識標線及交通監控設備,嚴格查處不按規定使用、占用公交專用道等交通違法行為。加大對公交站點、公交場站周邊違法停車等交通違法行為懲治力度,保障公交專用道的使用和通暢。
科學設置公交優先通行信號系統方面,結合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探索推動公交優先通行技術研究與應用,提高公交車輛路權使用優先級,逐步提高城區擁堵路段公交車輛通行效率。
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以實施意見出臺為契機,將健全公共交通優先發展的相關配套政策體系,完善公共交通運營服務、設施建設等方面的標準規范,優化政府購買公交服務機制,強化運營服務質量考核,保障公共交通可持續發展。同時積極開展綠色出行宣傳月和公交出行宣傳周等主題活動,弘揚公共交通文化,引導公眾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增強公眾對綠色出行、公交優先的認同感,增強公共交通吸引力。
特別推薦?上海國際客車展? ??上海國際客車展現場參觀報名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