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主辦的首屆天津市智慧交通創新成果發布大賽決賽暨成果發布會落下帷幕。經過激烈的角逐,本次大賽產生了一、二、三等獎,T3出行斬獲二等獎,系唯一獲獎的出行企業。
本次大賽共有55家企業報名參賽,經過初賽評審,選拔出12家企業進入決賽。T3出行等12家企業分別從交通運輸大數據的應用場景建設等領域提出先進的智能解決方案,成果各具特色,實用性與前瞻性較強。
打造行業領先的智慧出行平臺
據了解,T3出行此次參賽的創新成果主要應用于智慧交通領域,涵蓋交通數智化和綠色化、智能網聯汽車應用新生態、“交通+旅游”深度融合等方向。
作為國家首家基于車聯網架構的出行平臺,T3出行運營數十萬輛智能網聯汽車,建立了包括司機、車輛、視覺、語音數據等在內的大數據生態,積累了海量人、車、路數據,每天可以產生超過20TB的數據,為城市交通發展添加“智慧引擎”。
目前,由T3出行打造的智慧交通解決方案已落地南京等城市。通過道路交通實時熱力圖、高峰期平峰期擁堵數據、司乘出行數據等平臺數據與城市開放數據結合,T3出行與相關部門開展交通大數據應用平臺建設,助力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
發力智慧交通,也為T3出行布局Robotaxi提供了重要支撐。一方面,T3出行聯手30余家合作伙伴,牽頭成立國內首個自動駕駛生態運營聯盟——鰲頭聯盟,為自主可控的自動駕駛提供出行場景和數據。另一方面,T3出行與輕舟智航開展戰略合作,雙方在蘇州聯合啟動Robotaxi公開運營。截至目前,Robotaxi車隊累計運營超過75萬公里。
“依托智慧交通、自動駕駛、數字科技和用戶生態等優勢,我們將打造行業領先的智慧出行平臺。”T3出行相關負責人表示。
探索綠色低碳出行解決方案
布局智慧交通的同時,T3出行還在通過新能源汽車帶動出行方式變革,促進我國實現交通強國、推動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提速公共交通電動化進程。
作為背靠中國一汽、東風汽車、長安汽車三家央企的出行平臺,自2019年創立至今,T3出行堅持優先采用新能源汽車。截至目前,平臺自營車輛中,新能源車占比超過92%。為進一步推動交通能源動力系統低碳化、清潔化、高效化發展,T3出行在長春等城市上線換電車型,并積極推進全國換電網絡建設,以實際行動助力低碳交通發展。
在此基礎上,T3出行不斷探索綠色低碳出行解決方案,打造了“網約車碳足跡數字化應用案例”。依托自主研發的大數據智能出行運營平臺,T3出行搭建碳足跡數據庫,形成對乘客、司機、車輛碳足跡信息提示、綠色積分等機制,建設網約車碳足跡數字化應用項目,引導社會公眾優先選擇綠色低碳出行方式。
目前,該方案已落地天津,并入選了國家2022年度數字科技企業雙化協同典型案例。具體來看,天津用戶完成“津碳行”賬戶注冊后,乘坐T3出行產生的碳減排值,將會轉為碳積分并同步計入個人碳賬戶,用來兌換紀念品或相關權益。這將加強天津市民的綠色出行意識,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社會氛圍。
另據了解,此次獲獎是T3出行智慧交通解決方案頻獲權威認可的一個縮影。南京市工信局發布的2022年南京市優質應用場景名單顯示,T3出行“智慧南京”智慧交通政企數據融合場景被評為優質應用場景。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