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3個月路線測試及試運行,5月23日,新一批20輛氫能源公交車在武漢經開區正式上線運營。此前,該區已投入運營21輛氫能源公交車,總數已達41輛,成為武漢市氫能公交投放最多的區域,氫能產業進入規模化示范應用階段。
據了解,這批氫能源公交車,今年1月交付后開始路線測試工作,并于3月底上線運行,目前已實現單車無故障運行平均1萬公里左右,覆蓋689、221、695三條公交線路,連接起沌口、軍山新城和漢南3個地方。
燃料電池系統,是氫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這批投入運營的氫能源公交車輛,燃料電池系統均由車谷企業提供,其中,14輛來自武漢眾宇動力系統科技有限公司。這是國內少數掌握氫燃料電池關鍵核心技術的企業。自主研發的TWLQ系列燃料電池系統,基于水冷/石墨極板平臺開發,功率覆蓋30-120kW,能在零下30℃的低溫環境下啟動,已在東風、一汽、開沃、吉利等國內主流汽車廠家的數十款燃料電池客車、卡車或專用車上實現配套,并進入工信部新能源汽車公告目錄,在公交、通勤等領域批量投放進行示范運營。
眾宇動力品牌負責人陳通介紹,與燃油公交車相比,氫能源公交車更綠色、更環保、更高效,“加滿一次氫氣,只需要10分鐘左右,可以跑500公里左右,更重要的是,氫能汽車消耗的是氫氣、排出的是水,可全程零碳排放、零污染。”
作為“中國車谷”,近年來,武漢經開區加快布局培育氫能汽車產業體系,全力協助企業開展氫燃料電池汽車開展示范運營。目前,該區已集聚14家氫能產業相關的重點企業,形成“科技研發+上游制氫+中游儲運+下游應用”全產業鏈覆蓋。首批5條線路、21臺氫能源公交車,自2019年投入運營以來,累計運營里程已超過150萬公里,減少碳排放超過400萬噸。
今年3月,武漢市發布關于支持氫能產業發展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全市氫能產業鏈年營業收入達到500億元,燃料電池汽車推廣量達到3000輛,建成加氫站35座以上。武漢經開區表示,將繼續發揮汽車產業的發展優勢,重點培育包括氫能在內的各類產業體系,著力提高核心研發能力,同時,進一步擴大示范運營體量,優先支持在城市公交等領域開展示范運營,力爭到2025年氫能運營車輛達到2000輛,建設加氫站(包括混建站)15座。
據人民日報消息,5月5日,記者從交通運輸部獲悉,勞動節假期第5日,預計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26945萬人次,環比下降4.5%,同比增長13.0%。其中:鐵路客運量2110.0萬人次,環比增長6.6%,同比增長11.5%。公路人員流動量(包括高速公路及普通國省道非營業性小客車人員出行量、公路營業性客運量)24493萬人次,環比下降5.2%,同比增長13.2%。水路客運量110萬人次,環比下降34.0%,同比增長1.8%。民航客運量232.0萬人次,環比增長3.2%,同比增長5.6%。 5月1日至5日,預計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累計14.67億人次,日均2.93億人次,同比增長8.0%。其中:鐵路客運量累計10169.2萬人次,日均2033.8萬人次,同比增長10.8%。公路人員流動量(包括高速公路及普通國省道非營業性小客車人員出行量、公路營業性客運量)累計13.45億人次,日均2.69億人次,同比增長7.6%。水路客運量累計868.9萬人次,日均173.8萬人次,同比增長24.9%。民航客運量累計1114.3萬人次,日均222.9萬人次,同比增長11.8%。 5月4日(勞動節假期第4日),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28204.2萬人次,環比下降2.7%,同比增長12.0%。其中:鐵路客運量1978.6萬人次,環比增長9.1%,同比增長11.1%。公路人員流動量(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