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上午,衡陽市委副書記、市長朱健乘坐公交車,實地調研全市公交發展建設情況。他強調,要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推進市公交集團紓困解難、轉型升級,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在新時代煥發新光彩。
上午8時40分,在市政府南門公交站,朱健隨機登上了157路公交車,在蓮湖廣場站換乘104路公交車前往金鐘大雁城站,實地感受公交環境,現場了解當前衡陽公交運行情況。
在市公交集團中心汽車站,朱健詳細了解公交線路規模,重點關注安全責任落實情況、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保障能力。走進市公交集團智能調度監控平臺,通過公交智能調度系統,他仔細聽取車輛運營調度和智慧公交建設情況。
朱健指出,要把市公交集團的紓困解難、轉型升級作為在全市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的重大問題和務實舉措,堅定不移推進落實公交優先發展戰略,撲下身子全力破解發展困境,盡快把調研成果轉化為公交行業“破繭成蝶”的改革方案,為市公交集團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朱健要求,市公交集團要深化改革目標,打造極具活力、極具市場競爭力和社會責任感的國有企業,聚焦群眾美好出行需求,提檔升級智慧公交站臺標識、智能運營調度和乘坐服務品質,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中綻放出絢麗風采。要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全力打造公共交通領域標桿,力爭向周邊城市輻射輸出成熟管理模式和運營經驗,增強中心城市輻射帶動力。
要堅持 “三個分開”,做到運營和經營分開,運營要以社會效益為主,強化安全意識,提供優質服務;經營要以經濟效益為先,匹配高度靈活薪酬制度,揭榜掛帥搭建舞臺,人崗相適激發活力。要做到公交一線運轉和交通管理保障分開,一線運營要聚焦解決企業內生動力,解決管理內控,解決服務保障,市交通運輸局要全力做好安全監管、協同保障,在外圍提供更多支撐。要做到一線員工和管理員工薪酬體系分開,通過安全運營津貼、“最美公交人”評選,增強公交駕駛員的職業榮譽感、工作獲得感和生活幸福感,管理員工要強化業績考核,大力推進薪酬管理制度向市場化發展。
朱健強調,公交行業的未來要重點聚焦運營和經營分離以及有效協同的工作體系、一次性化解歷史債務和逐步化解歷史包袱的具體方案、公交運營安全的多重保障等10個方面,以“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堅決扛起歷史使命,以實際行動書寫公交集團改革創新發展的嶄新篇章。
副市長朱春光,市政府秘書長廖義智,市交通運輸局局長李興志參加調研。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