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公交車底板高,上下車很費勁。現(xiàn)在一抬腳就能上車方便多了。”2月19日,在13路公交車上,73歲市民周文瑞對公交車適老化服務的變化點贊。
使用低地板及低入口城市公交車輛、配置老幼病殘孕優(yōu)先座位、車廂懸掛設置敬老宣傳標語、配備便民箱……張家口市通過“硬設施”更新和“軟服務”提升雙管齊下的方式,打造“適老化”公交線路,積極為老年群體提供順暢無憂的出行服務。
“老年卡”隨著提示音響起,13路公交司機鄭新看了看車廂的人流,開啟車上的語音提示,提示上車老年人扶好坐穩(wěn),提醒乘客給老年人讓座。13路公交車是張家口市打造“適老化”公交線路中的一條,除了常規(guī)敬老愛老語音宣傳和老、幼、病、殘、孕專座外,車上配備的便民箱中還增加了速效救心丸、創(chuàng)可貼、放大鏡等老年乘客可能需要的物品。“我們駕駛員要實行遵守敬老愛老‘六個一’服務,即要求駕駛員離站關門前多看一眼,發(fā)現(xiàn)老人上車時多等一下,行動不便時多扶一把,沒有座位多招呼一聲幫其找座位,對老年人是否坐穩(wěn)扶好多提醒一句,老人下車時多停一會,確保平安下車。”鄭新告訴記者。
“近年來老年出行群體越來越多,他們乘車的訴求和我們普通人有差別,我們將根據(jù)老年人的實際需求打造‘適老化’公交線路。”市公交集團公司營運服務部部長張龍介紹,“適老化”公交線路要求車廂寬敞且符合低地板及低入口(一級踏步)要求,方便老年人上下車。車廂內(nèi)設置老幼病殘孕專座、防滑扶手等適老裝置,車廂內(nèi)張貼有“敬老愛老”的宣傳語和宣傳畫。同時挑選駕駛經(jīng)驗豐富、責任心強的駕駛員擔任“適老化”公交線路司乘人員,保障老年乘客出行安全。已經(jīng)打造13路、18路、36路、4路、5路、31路共6條“適老化”公交線路,并還在持續(xù)打造中。下一步,市公交集團公司還將不定期廣泛征求老年乘客意見和建議,進一步完善敬老愛老服務,提升老年人出行幸福感和安全感。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xiàn)。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fā)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guī)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jù)我市路網(wǎng)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shù)的不斷調(diào)整,我們會常態(tài)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guī)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