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沙坪壩區交通局開展沙坪壩區軌道車站防汛現場處置方案專家評審工作,邀請來自重慶交通開投集團、重慶軌道九號線公司、重慶市軌道集團、重慶軌道江跳線運營公司的4位經驗豐富、專業能力精湛的軌道運營專家為地下站點制定“專屬”安全方案。
當天,專家們先后來到軌道1號線沙坪壩站、軌道環線天星橋站、軌道9號線天梨路站和土灣站,對各車站出站口地形地貌、排水通道、抽水泵和防水閘等防汛設施及應急物資儲備、應急隊伍建立情況逐一查看,認真梳理存在的風險點,切實規范防汛措施和防汛流程。
據了解,沙坪壩區目前有22個軌道車站,其中18個為地下車站。為進一步提高軌道地下車站防汛現場處置方案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在市道路運輸事務中心的指導下,今年4月初,我區正式啟動軌道地下站防汛現場處置方案“一站一方案”制定工作,進一步做好暴雨等極端天氣下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