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滬渝蓉高速鐵路建設傳來捷報由中鐵上海局負責施工的滬渝蓉高速鐵路DK104+764.46~DK104+998.3段路基工程順利通過國鐵集團首件評估項目路基施工工藝標準及施工質量得到上級領導及業內專家的一致認可為后續全線路基大面積施工奠定堅實基礎。
國鐵集團滬渝蓉高速鐵路路基首件工程評估專家組一行,對路基首件工點進行地基處理、填料檢驗、路基填筑、過渡段施工等的外業實體質量和標準化管理、質量記錄、資源配置等進行檢查。
專家組一致認為,滬渝蓉高速鐵路路基首件工程滿足評估細則要求,本段路基首件工程順利通過評估。
記者了解到,位于天門石家河鎮的首件評估段路基長233.84米,為松軟土路基,特殊巖土為膨脹土。針對本段路基的特點,中鐵上海工程局武宜3標項目部在路基施工中采用了大量新工裝、新工藝:樁帽作業采用“前截法”,以此減少樁間土的擾動;路基填筑中使用連續壓實系統,對路基填筑質量進行實時監控。同時還采用了網格化布料、攤鋪機精準攤鋪、坡度尺坡度卡控等多種標準工裝工藝,實現以工裝保工藝,以工藝保質量。
據介紹,滬渝蓉高鐵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鐵骨干通道之一,與長江黃金水道形成優勢互補。滬渝蓉高鐵建成后東西橫貫長江沿線六省市,串聯起長三角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雙城經濟圈,對進一步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