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江蘇持續加大鐵路建設投資,1-8月累計完成投資449.26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71.6%,超時序進度,確保完成年度目標。
9月5日,滬渝蓉高鐵六合特大橋跨馬汊河矮塔斜拉橋主墩連續梁“0號塊”順利完成混凝土澆筑,正式進入連續梁施工階段。跨馬汊河矮塔斜拉橋全長520米,塔高58.5米,為該標段關鍵控制性工程,對下一步架梁通道的打通至關重要。
中鐵上海工程局滬渝蓉高鐵南京樞紐站前2標一分部副經理楊志告訴記者,主塔“0號塊”是連續梁的首件,接下來將采用懸臂澆筑法從兩邊橋墩向跨中施工,分25個階段進行澆筑,最終實現橋體合龍。
與此同時,世界最大直徑高鐵盾構隧道——滬渝蓉高鐵崇太長江隧道“領航號”盾構機已掘進突破1000米大關,到達長江江底,開啟萬米穿江長跑之旅。隧道全長14.25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是目前建設標準最高、掘進距離最長、規模最大的世界級高鐵越江隧道工程。
今年計劃通車項目滬蘇湖鐵路已進入靜態驗收階段,確保今年年底具備開通運營條件,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注入新動能。
今年江蘇鐵路總投資預計將突破600億元。目前,全省累計有超過780公里高鐵在建,通蘇嘉甬、寧淮城際、滬蘇通二期等一批高鐵項目都在緊鑼密鼓的加快施工,預計2027年建成,屆時全省鐵路將全面實現閉環成網。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