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投集團氫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氫科技”)“四步走戰略”取得新進展。
10月11日,國氫科技增資項目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擬征集投資方數量不少于3人,募集資金不少于16.25億元,主要用于燃料電池和PEM制氫設備關鍵部件研發、生產線擴建、基地建設、原材料采購、補充流動資金等方面。
該項目自2022年9月27日開始,至2022年10月27日截止。增資結束后,國家電投集團有限公司股權比例保持在35%。
國氫科技是第一家以氫能為主業的央企二級科技企業,也是國家“科改示范行動”唯一氫能公司。本次增資是國氫科技繼2020年1月以來在北京產權交易所進行的第三次增資。
該企業成立于2017年,注冊資金1.91億元,由國家電力投資集團(以下簡稱國家電投集團)持股35%,嘉興氫合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國家電投集團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等23位股東合計持倉65%。
截至2022年8月31日,企業總資產37.41億元,所有者權益18.46億元。
國氫科技的主營業務是氫燃料電池關鍵技術的研發與產品制造,氫能動力系統單元的開發、制儲氫關鍵技術的研發、氫安全及相關技術研發等,具有較強的研發成果轉化能力。目前已實現國內唯一催化劑、質子膜、擴散層、膜電極、雙極板、電堆組裝六項燃料電池關鍵技術的自主化。
此前,國氫科技在路演中表示,國家電投將于2022年完成B輪融資,達到獨角獸水平,計劃于2023年至2025年完成IPO成為市值超千億的氫能領軍企業。
根據國氫科技混改方案,國氫科技在確保國有資本相對控股的前提下,擴大國有資本功能,充分利用非公資本作用,加快股權多元化,實施“四步走戰略”。
2020年,國氫科技開展A輪融資,引入4家戰略投資者,投后估值超過10億元。
2021年,國氫科技開展了A+輪融資,引入產業投資者,實現產業資源捆綁,預計投資前估值25億元。根據混改增資,項目引進戰略投資者16家,募集資金10.8億元人民幣。
2022年,國氫科技開展B輪融資,引入財務投資者,充分利用非公資本作用。7月15日,國氫科技啟動新一輪項目增資(B輪融資)。官網顯示,國氫科技7月擬融資規模不少于15億元。
2023年,國氫科技啟動科創板上市,2025年前上市。國家電投集團氫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是首家以氫能為主業的央企二級科技型企業,國家“科改示范行動”唯一氫能企業。
國氫科技B輪融資的開啟在實現“四步走戰略”的征程中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