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能氫能源自主研發的重要產品——天機 -135 氫燃料電池發動機順利通過國家機動車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強檢,標志著天能氫能源的核心技術與商業化應用又向前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根據報告,天機-135氫燃料電池發動機額定功率可達135KW,主要性能指標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具有可維護性高、可靠性好、環境適應性強等先進特性。該款發動機可廣泛應用于重卡、通勤車、市政環衛車、工程車等商用車型,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
近年來,天能氫能源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以系統、電堆為重點,加強關鍵材料和核心零部件研究,已經掌握了燃料電池膜電極、電堆、系統集成、測試設備的關鍵核心技術,獲得專利30余項,構建起燃料電池自主知識產權體系。
與此同時,天能氫能源與吉利、徐工、廈門金龍等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積極探索氫能在民生、工程機械、航天等領域多元化應用途徑,推動交通、工業等用能終端的能源消費綠色轉型。目前,位于浙江長興總部的天能氫能源研發中心與中試線已經投入運營,年產 3000 套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的江蘇沭陽基地建設已經進入收尾階段,投產在即。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