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氫能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的發布對我國發展氫能產業,對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從當下的技術水平和未來發展來看,鉑金是唯一橫跨制氫、儲氫、運氫、用氫四大領域的一種清潔能源高效解決方案。在即將到來的“氫”時代,鉑金有望展現出“鉑鉑生機”。
服務“雙碳”目標 氫能發展潛力巨大
根據規劃,到2025年我國氫能年產量達到10至20萬噸。目前保有量僅為9000輛的綠色氫能源汽車將達到約5萬輛。規劃同時提出,除交通之外,要拓展在儲能、分布式發電、工業這三大領域的應用,加快探索形成有效的氫能產業發展的商業化路徑。到2035年,形成氫能產業體系,構建涵蓋交通、儲能、工業等領域的多元氫能應用生態。
在眾多的能源替代和解決方案中,氫能因其能量密度高、儲存方式簡單,成為大規模、長周期儲能的理想選擇,為可再生能源規?;{提供了解決方案。因此,發展氫能也成了全球各國關注焦點。一些主要的發達國家和經濟體已將氫能視為能源轉型的重要戰略選擇,持續加大投入、加強布局,搶占氫能產業發展制高點。我國也在氫能領域奮起直追。
目前,我國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氫國,氫氣產能約為4000萬噸/年,產量約為3300萬噸/年,全國已建成加氫站200余座。然而目前我國制氫領域有八成為灰氫,即通過化石能源制氫。綠氫,即通過可再生能源制氫規模還很小。需要看到的是,目前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量居于世界首位,在清潔低碳氫能源供給上具有巨大潛力。
需求多元化 鉑金有望迎來“氫時代”
鉑金在早期主要用于首飾,隨著科技發展,鉑金的物理化學特質被進一步挖掘,應用到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被譽為“工業的維生素”。鉑金的催化性能使其從20世紀初開始就被用于化肥的關鍵成分——硝酸的商業化生產。而在石油煉制工業中,將石油的中烷烴轉化成芳烴,即苯、甲苯、二甲苯的過程,所使用的鉑催化劑,就可以起到增加芳烴產量,提高汽油辛烷值的作用。鉑作為優良的導電體,其純度具有高度生物相容性,鉑電阻溫度傳感器也具有獨特的優勢。此外,在國防科工、航空航天領域,鉑金更是不可或缺。
因此,在發展氫能領域,從當下的技術水平和未來發展來看,鉑金是唯一橫跨制氫、儲氫、運氫、用氫四大領域的一種清潔能源高效解決方案。
一方面,作為燃料電池核心部件的質子交換膜通常使用鉑作為分解氫氣的催化劑,且目前尚未有其他金屬可用于替代鉑的催化劑作用。以氫燃料電池汽車為例,早期每輛氫燃料電池汽車的鉑含量為30-80克,鉑消耗量為傳統柴油車的3-8倍;近年來,隨著技術進步,單車載鉑量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傳統汽柴油車的耗鉑量。
據中國金屬礦業經濟研究院數據,預計全球燃料電池催化劑鉑金的消耗量不到1.2噸,若假設未來全球燃料電池汽車滲透率可達1%(假定全球載客汽車數量為1.05億輛),單車鉑含量17.5g,則需消耗鉑18.38噸,占全年鉑需求量的7.4%,給鉑需求帶來顯著的邊際增量。
根據世界鉑金投資協會本月發布的《鉑金季刊2021年第4季度》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汽車行業鉑金需求強勁,預計將有接近19%的漲幅。
另一方面,鈀金價格的高企也加速了鉑鈀替換的速度。資料顯示,中國國6A和歐洲歐6A輕型車中的鉑鈀替換將每年將增加12.4噸的鉑金需求,而到2025年,新增年度需求可能有達到或超過59.1噸。
相關資料顯示,我國對鉑金的年均需求約在70噸左右。因此,未來需要同通過大量的進口才能滿足國內的缺口。
未來鉑供需面臨收緊
相比多元化、總量趨增的需求,全球和我國的鉑供應卻面臨趨緊的壓力。
目前全球鉑金的年均總供應量約250噸,其中礦業供應量大約為190噸,回收量約為60噸。受新冠疫情在全球的第一波傳播和相關封鎖以及英美鉑業在南非轉爐工廠停產的綜合影響。鉑金礦產的基礎供應在2024年前仍將低于疫情前水平。同時,全球礦產鉑金供應地理分布極為不均衡。其中,南非約占72%,俄羅斯約為11%,津巴布韋8%,北美約6%。
在我國,根據國家自然資源部發布的《2020年全國礦產資源儲量統計表》,中國鉑族金屬總儲量為126.73噸,僅為黃金的6%。分布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個別省區。儲量分布呈現兩級分化,僅甘肅一省的儲量就達到124.6噸,占比將近98%。
此外,從短期來看,2022年精煉鉑金供應也存在不確定性:礦山維護而提前建立庫存也可能減少供應。
綜上所述,長期來看鉑金面臨著供應趨緊,需求量增加且結構多元化的趨勢性變化。因此,鉑金正在迎接“氫”時代的到來,并在可預見的未來展現出“鉑鉑生機”。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