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臨汾市副市長胡曉剛在市區調研國家公交都市創建工作。市政府辦公室、市交通運輸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城市管理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及堯都區有關負責人參加。
胡曉剛一行來到市區鼓樓北街,實地查看公交電子站牌建設、公交專用道施劃和公交優先路口設置情況;隨后,在市公交公司調研公交智慧平臺建設運營情況并召開座談會,聽取全市公交都市創建有關情況匯報,現場協調解決有關問題。
胡曉剛指出,創建國家公交都市對于提升城市品質、優化營商環境、緩解城市交通擁堵、降低能源消耗、改善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他強調,市公交公司要進一步優化公交智能調度和線網布設,打造智慧公交,提供優質服務,方便市民安全順暢換乘,提升公交吸引力,提高公交運行效率;各級各部門要緊緊圍繞各自職責,全力推進公交專用道施劃、公交停車場改造等基礎設施建設,對照考核細則,逐項查缺補漏、分解任務,倒排工期、搶抓進度,形成創建國家公交都市工作合力,盡快補齊臨汾市公交設施建設短板,按時保質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確保驗收迎檢工作順利開展,以一流標準創建國家公交都市。(韓曉芳)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