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艱苦的地方,更需要黨員同志帶頭,能夠從一開始就參與項目籌備,是組織對我的信任和厚愛,我一定要出色地完成領導交給的任務,絕不辜負組織”。突擊隊隊員楊松同志入隊申請書如是寫道。
在巫云開,有一支黨員突擊隊,隊員分布在項目建設的各個關鍵崗位上,為項目建設、美麗鄉村建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他們發揮著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矢志奮斗建新功,亦被稱為“云端上的特戰隊”。
巫云開高速公路,起于巫溪縣城,經云陽縣止于開州,全長118.6公里。B1合同段由重慶交建集團隧道工程分公司巫云開項目經理部承建,該合同段全線建設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崇山峻嶺和幽深峽谷中,隨處可見流云升騰,亦稱為“云端上的巫云開”。
特別能吃苦——扎根深山助力交通強國
巫云開B1標朝陽和丁家兩條特長隧道,沿線穿行在海拔1000多米深山峽谷中,地勢險惡,同時橋梁和隧道所占比例高達到80%以上。項目部選址位于云陽縣上壩鄉,距離重慶主城400多公里,汽車往返需6小時以上,交通不便,同時生活物資極為匱乏,季節性蔬菜供應難,生活條件極其艱苦。
雖然面臨著極為困難的生活和工作條件,但黨員同志們沒有一個退縮的,特別是項目經理(黨員突擊隊隊長)揭選紅同志,接到交建集團的通知,第一時間扛起行囊,趕到項目部所在地,開展前期籌備等工作,堅持奮戰在建設一線。揭選紅同志感慨地說:“項目部雖然偏遠,但是黨員同志們克服了各種困難,都在第一時間報到,全心全意投入到項目建設中來。我們無愧于組織,但對家人是永遠的虧欠,只有等我退休后,再慢慢地補償他們吧!”
項目進場后,根據施工需要,需對云上路進行改擴建,但無第一手地形、水文等資料。在勘察地形等過程中,突擊隊隊長帶領隊員楊松等同志,一路披荊斬棘,翻山越嶺,為云上路改擴建提供了詳實的基礎資料,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正是這樣一群普通而又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他們,扎根在深山密林中,舍小家為大家,與荒山郊野、密林峽谷為伴,用雙手砍出一條路,用雙腳實地丈量著每一寸路基,建設出一條又一條高速公路。
特別能奉獻——助力鄉村建設贏贊譽
2022年“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夕,重慶市云陽縣上壩鄉政府,分別在石梁社區2組和生基村1組隆重舉行立碑表彰儀式,兩塊巨大的雕刻著蒼勁有力的“同心路”、“崇善橋”大字的石碑,表達出當地政府和廣大村民們對重慶交通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巫云開”B1項目部,在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所做貢獻的感激之情。
援建“崇善橋”,保民居安全:2021年10月16日,重慶市云陽縣上壩鄉石梁社區2組遭受暴雨突襲,山洪暴漲,將位于喻家屋場的“新屋橋”沖毀,致使群眾無法正常出行,并危及民房安全。巫云開項目部獲悉情況后,按照“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要求,積極與當地鄉政府溝通銜接,并派出橋梁、地質專業技術人員,前往現場勘查被損毀的橋梁,并投入人材機料及資金10多萬元,將被損毀橋梁的在原址重修,方便了居民出行并提升了交通運輸能力。
云端“同心路”,鄉村經濟活:上壩鄉生基村,距上壩鄉政府約13公里,距云陽縣城90公里,在2021年未通公路前,只有一條寬約3米的機耕道,村民們種植的時令蔬菜無法及時對外輸出,豐收季節只能喂豬等牲畜,村民們只能是“望路興嘆”。巫云開B1標的朝陽、丁家特長隧道位于生基村,距項目部直線距離約為5公里,需新建施工道路約4公里
2021年3月16日,項目部進場施工道路正式動工建設,歷時7個月,拓寬道路1.196公里,路面由3米拓寬為5米,新建施工道路2.7公里,開挖山體11.05萬立方米,拓寬、新建道路共計投入資金740萬元,不但打通了生基村全境道路,還將東陽村、龍鳳村等村落連接起來,結束了生基、龍鳳村不通公路的歷史,讓村民有了“致富路”,鄉村經濟也活了起來,村民將此路稱為“云端同心路”。
特別能戰斗——假期里的逆行者
2022年,“五一”勞動節假期里,為加快其控制性工程朝陽隧道、丁家隧道的建設進程,巫云開B1項目部決定放棄“幸福”的“長假”,克服一切困難,搶抓生產建設黃金季,在10KV施工用電專線通電之前完成一切施工準備。在獲悉通知后,突擊隊隊員李穎同志第一個報名值班,并向家人“請假”,成為了假期里的“逆行者”。期間,他在悶熱潮濕的隧道里,一待就是6小時以上,只為能早日實現全工點開工,加快隧道工程的施工進程。在李穎同志的帶動下,已經2個月沒有回家的入黨積極份子冉鵬也義無反顧留了下來。在突擊隊的帶領和帶動下,共計有4名黨員、2名入黨積極份子、12名員工放棄安逸的五一假期,加班加點在崗位堅守著,鉚足干勁與時間賽跑,全力奮戰在建設一線。經過7天的艱苦鏖戰,施工用電專線于5月7日正式建成投用,項目部丁家左洞如期進洞,實現了四個掌子面全面開工。
特別有愛心——助力員工成長成才
項目地處偏遠山區,生活枯燥乏味,如何能讓員工安下心來工作,同時也能讓員工更好地成長、成才,這是擺在項目經理部的一道難題。為此,項目經理部根據周邊地理實際,結合員工生產、工作需要,建設了籃球場、羽毛球場和健身活動中心,在健身活動中心,還設置了跑步機、乒乓球、臺球、啞鈴等鍛煉設施設備,處處彰顯對員工的愛心,深受員工贊譽。
同時,該 黨支部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建成企業文化宣傳長廊,開展“三亮三比三評”(亮身份、亮標準、亮承諾;比技能、比作風、比業績;自己評、黨員評、群眾評)活動,提升了基層黨組織的影響力和感召力,將黨建工作與生產工作深度融合,有力地助推了項目建設,將黨組織的影響力和感召力轉化為凝聚力和戰斗力。
支部書記劉華同志(突擊隊副隊長),經常深入基層一線,了解員工生活、工作情況。陳鵬是一名新來的大學生,到項目后對生活和工作環境有點不太適應,劉華同志了解到這一情況后,隨即與他開展了面對面的談心交流,在獲悉陳鵬有寫作愛好后,誠摯邀請他參加“項目宣傳沖鋒隊”,鼓勵他將員工們的生活、工作用新聞通訊的形式表現出來,并親自為陳鵬改稿指導。在劉華同志的悉心關懷和指導下,陳鵬的特長得到了發揮,寫作水平也有了長足進步,并在2021年度被項目部評為“宣傳之星”。
在高質量黨建的引領和感召下,項目經理部已有3名員工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廣大黨員同志和員工們表示:不管困難有多大,我們都不會被困難嚇倒,我們絕不退縮半步,我們要為改善沿線300萬父老鄉親的交通出行和交通強國而努力奮斗。文/劉華 ,圖/劉華、劉凡、楊靜玉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