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氫”時代,共繪“產”藍圖。昨天下午,2022中國·揚州氫能產業發展交流研討會在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企業家公園舉行,國內知名智庫專家、氫能領域企業家會聚一堂,共商氫能產業趨勢、市場機遇。市長王進健出席并講話,他強調,要深刻認識碳達峰、碳中和對產業結構調整提出的戰略要求,積極探索氫能產業發展的市場前沿,搶抓機遇、精準布局,加快培育揚州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新動能,推動“好地方”揚州產業發展好上加好、越來越好。
王進健代表市委、市政府對出席研討會的專家和企業家表示歡迎。他說,學界專家、業界大咖的發言,系統闡述了氫能產業鏈上下游的關鍵環節、關聯領域,詳細介紹了先進地區的成熟經驗、典型做法、路徑方法,為揚州發展氫能產業增強了信心、提供了思路、厘清了方向。全市上下要把氫能產業作為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究制定發展規劃、扶持政策,系統推進產業布局、企業引培,加快氫能產業發展步伐。
王進健強調,各地、各部門要圍繞氫能產業鏈培育,加大推進力度,做好服務保障。要加快招引培育氫能產業龍頭企業,大力引進一批有自主技術、有研發能力、有市場前景、有行業影響力的優質企業,積極扶持本土企業走向市場、做大做強,切實保障好企業科技創新、市場推廣、示范申報等方面的需求,加快形成氫能產業的“揚州梯隊”。要做好應用場景提供,主動對接企業需求,在更多更廣領域探索建設應用場景、示范場景,為企業技術攻關、創新突破提供良好環境。要加快建設新能源基礎設施,統籌謀劃布局選點、建設方式、投資模式,確保氫能產品能夠走進群眾日常生活、企業生產經營,推動氫能產業更好更快發展。
王進健要求,要建立健全產業發展的對接機制,堅持把研究的功夫花在前面,定期聽取重點產業發展動態、國際前沿、市場風向等情況,及時了解市內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堵點痛點難點,為政府決策提供科學指引。要加強項目的跟蹤對接,實行重大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既注重把項目引進來、落下來,也努力把企業服務好、扶持好,以優良的營商環境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
研討會上,國研智庫產業高質量發展研究中心負責人張長令圍繞國家氫能產業發展進行了政策解讀;來自申達集團、捷氫科技、氫途科技、申氫宸科技的企業負責人和揚州相關企業負責人,圍繞氫能利用和產品研發經營進行了交流發言。
副市長湯衛華主持研討會,市政府秘書長徐志剛參加活動。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