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武漢地鐵集團對外宣布,7月31日,武漢軌道交通前川線一期全線接觸軌受電試驗一次成功,標志著該線供電系統設備全部成功受電,為全線“帶電”施工提供了強有力的電源保證。這也意味著軌道交通前川線一期距離通車目標又進了一大步。
前川線一期從7號線園博園北站延伸,全線21.12千米,沿途設7座車站,今年6月20日,工程全線實現軌通目標。
據介紹,供電系統被譽為地鐵“心臟”,為地鐵安全穩定運行提供動力支撐和能源供給,由國家電網的220千伏變電站,通過降壓至110千伏將電源輸送到地鐵主變電所,再由地鐵主變電所降壓至35千伏傳送到全線各車站變電所,為軌道車輛運行提供動力保障。該工程供電系統共包含8座牽引降壓混合變電所、1座降壓變電所以及3座跟隨降壓變電所;共計安裝電氣設備786臺,敷設高壓電纜140公里。
以國優標準精細化施工。項目部按照國優標準精細化施工,創新性取得基礎接地線固定、電纜孔底板固定、伸縮處遮陽罩安裝、接觸軌底座安裝方式調整等工藝質量提升成果7項。為了便于開通運營的后期維護檢修,項目部對二次電纜采用絕緣板加鎖母的“一孔一纜”工藝,電纜頭高度統一,標識清晰;一次電纜采用定模封堵法將電纜進出設備的周圍嚴密封堵,按照電纜屬性及相序加裝相色管進行區分,視覺效果明顯,每根電纜用途一目了然,檢修時無需反復識別。
工作人員檢查設備運營
“我們在90個天窗點啃下‘硬骨頭’?!敝需F武漢電氣化局施工負責人葉念介紹,前川線一期設有兩處既有線接駁施工,分別從建成的2號線宋家崗主所、7號線園博園北站引入電源。接駁施工需要2號線、7號線當天運營收班并在區間停止供電后,施工人員利用凌晨零時至凌晨3點30分進行。每日凌晨零時許作業人員攜帶設備進入地下區間。凌晨3點整,當天所有的既定任務必須完成;3點30分,清點人員、設備,結束施工。
8月1日,極目新聞記者在橫店站注意到,目前該站附屬配套設施正加快建設中。其他6個車站也正沖刺建設。
武漢地鐵集團建設事業總部供電項目負責人孫梓博表示,“電通”是地鐵建設的重要里程碑節點,隨著前川線一期工程全線被“點亮”。該工程所需用電從以往的臨時用電轉為正式用電,也意味著該線所有車站內的信號、動力照明、通風、給排水、電扶梯、自動售票機等設備系統將陸續進入受電調試、實現功能階段。電通還將為地鐵列車的冷滑、熱滑、綜合聯調、試運行提供持續的電力支持。
前川線是武漢重要的客運走廊之一,建成后將對前川、橫店、盤龍城片區居民的出行帶來極大便利,將黃陂、盤龍城、東西湖片區連成一個整體,提升天河機場樞紐集散能力,助力武漢北部建設發展,對促進城市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