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交通事務局官網刊發《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規劃(2021-2030)》(簡稱“澳門交通規劃”),24日起至7月22日,澳門特區政府就此展開公開咨詢。
此次澳門交通規劃多次提及與大灣區內地城市銜接的相關內容。其中,珠海橫琴為澳門融入內地軌道交通網的重要樞紐。從近期看,澳門輕軌延伸橫琴線預計2025年前完成。從遠期看,澳門將推進廣州至珠海(澳門)高鐵、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鐵路等建設,還將研究水上航線連接橫琴合作區。
01/
預計2025年前完成澳門輕軌延伸橫琴線
橫琴將形成“多網”融合的門戶交通樞紐
近年來,澳門相繼迎來橫琴口岸交通樞紐功能提升、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等利好。為快速融入大灣區,為澳門未來發展提供更便捷的交通服務,澳門在橫琴布局了高鐵+城際+輕軌等“多網”融合的交通項目。
本次澳門交通規劃提出,預計在2025年前完成澳門輕軌延伸橫琴線。2025年,該線路將接入橫琴口岸,并與珠機城際鐵路便捷銜接。同時,為配合其建成通車,還計劃動態調整巴士線路走向及班次,促進巴士與輕軌協調發展。
▲預計2025年,澳門輕軌延伸橫琴線將接入橫琴口岸,并與珠機城際鐵路銜接。圖片來源:澳門交通規劃
在高鐵和城際方面,澳門將積極配合推進廣州至珠海(澳門)高鐵、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鐵路等項目規劃建設。這兩條線路也被列入澳門交通規劃重點工作計劃的遠期(2030)任務中。
根據澳門交通規劃,澳門將積極配合推進由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經珠海鶴洲向北延伸至廣州、向西聯通粵西等高鐵線路,以及南沙至珠海(中山)等城際鐵路項目規劃建設。
從珠海方面看,相關的軌道線路也在近期迎來新進展。
根據4月20日珠海市發布的2022年重點建設項目計劃,廣州至珠海(澳門)高鐵珠海中心站(鶴洲)至橫琴段計劃建設年限為2022-2027年。其中,今年的建設任務主要為完成可行性研究、勘查、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等前期工作,并開工建設。
而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珠海段)則被列為珠海2022年重點建設前期預備項目,今年主要開展可行性研究工作。
02/
研究規劃輕軌線接入青茂口岸
推動跨境客流快速集散
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以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建設,加速了澳門跨境人流及車流的發展。根據澳門交通規劃的預測,到2030年,跨境交通出行量約增至58萬人次/日,增長約11%。在此挑戰下,提高口岸集散效率重要性愈加凸顯。
除了將橫琴線接入橫琴口岸,澳門交通規劃還提出,規劃研究輕軌西線在關閘、青茂口岸設站。預測2030年,關閘口岸、青茂口岸日均跨境出行量約40萬人次,此舉有望實現客流快速集散。
03/
巴士發展遇瓶頸
未來十年重點發力軌道交通
澳門城市建設密度高、強度大。在澳門輕軌尚未成網的現狀下,巴士承擔機動化出行的主體作用。但因道路交通漸趨飽和,巴士發展遇到瓶頸。
根據《澳門日報》消息,澳門交通事務局于5月24日下午舉行新聞發布會。局長林衍新表示,巴士數量1000輛應是極限。如今巴士由小巴轉中巴、中巴變大巴。即使澳門巴士客量回到2019年高峰,也可做得比2019年好,故未見需要增加巴士數量。
從澳門交通規劃來看,大力發展軌道交通已位列澳門未來十年交通規劃的首要位置。
預計至2030年,澳門輕軌線網規模效益初步顯現,引導私人車輛使用者轉向以軌道交通方式出行,日客流量預計會由2020年平均2880人次/日提升至13.7萬人次/日,占機動化出行比例亦將由2020年約0.2%增長至約9%。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