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氫能展獲悉,3月24日,中國石化披露2023年可持續發展報告。就公司2023年氫能業務進展,報告顯示中國石化結合“3+2”氫燃料電池示范城市群加氫站用氫需求,打造燃料電池用氫供氫中心。截至2023年末,已累計在11家企業建成氫燃料電池供氫中心,總能力達到2.9萬標立/時。2023年,車用高純氫產量為2112噸,同比增長25%。
加氫站建設方面,中國石化依托全國3萬多座加油站的銷售網絡優勢,按照“國家有布局、市場有需求、發展有效益、戰略有協同”的發展原則,初步建成成渝萬、京津唐、滬嘉甬三大氫能交通走廊。公司穩妥布局加氫站建設,累計發展加氫站128座,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加氫站運營單一企業,供給量占全國40%左右。2023年,加氫量為3471萬噸,同比增加100%。
氫能展據中國石化表示,公司在氫能領域擁有豐富的產業經驗和競爭優勢,搶抓氫能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把氫能作為公司新能源的核心業務加快發展,緊緊圍繞潔凈交通能源和綠色煉化的氫能利用,努力構建規模最大、科技領先、管理一流的中國第一氫能公司。
特別推薦: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展參觀報名??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展展位預定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