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S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4年8月30日,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在北京組織召開了《智能空軌集疏運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團體標準大綱審查會議,新技術促進分會作為標準的提出單位,承擔了本次會議的綜合服務工作。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鐵科院(北京)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原副總工/正高李海川、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原副總工/正高汪吉健、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高工趙洪濤、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運輸及經濟研究所副總工張巍、北京交通大學教授朱爾玉作為專家代表出席了本次大綱審查會議。
武漢中車智能運輸系統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劉志強、高工梅琨、工程師王全虎、中車長江運輸設備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正高雷青平、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所長/正高陶奇、中車智能交通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處長/高工李勇作為編寫組代表參加了會議。
審查會議現場
根據會議議程安排,由編寫組介紹前期調研研究、編制思路、進度安排、人員配置、資金籌措等情況;審查組專家對編制內容的相關問題進行提問并提出可行性建議;最后經過質詢形成本次會議紀要并宣讀本次會議紀要。
《智能空軌集疏運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規范了軌道梁橋、道岔、車輛、通信、牽引供電、信號、換裝系統、車輛基地、運營控制中心的施工及驗收質量驗收相關技術標準;適用于設計速度不超過60km/h,以高架敷設方式為主,采用旋轉電機驅動和橡膠輪走行的智能空軌集疏運系統的新建、改建或擴建的施工及驗收要求。
本標準的制定與實施對完善空軌系統標準體系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意義,能夠促進空軌系統的快速發展、重大技術突破、產業結構調整,提升我國物流裝備制造和現代物流服務業的整體競爭力和水平。
一是有效助推我國多式聯運業務的快速發展及完善。當前多式聯運已上升國家戰略,成為我國推進物流業降本增效和物流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抓手,本標準制定對促進多式聯運產業實踐,加強物流業高質量發展,完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具有積極意義。
二是有效助推我國高端物流裝備制造業的發展。通過本標準制定,可完善智能空軌系統標準體系,將有效促進交通運輸裝備技術升級,并引領我國新一代高端物流裝備制造業的發展。
三是進一步完善空軌系統標準體系。通過本標準制定,可為市場化推廣應用提供強有力支撐,推進完善多式聯運體系和產業結構優化,推動多式聯運高質量發展。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