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媒體報道,因桃園機場捷運量增加,桃園捷運公司計劃采購新的捷運列車,但因車載信號系統12項零件已有7項停產淘汰,暫無替代方案,疑似軌道交通裝備制造商無法對新列車進行報價,導致增購計劃停擺,維修也可能出現新的狀況。
據悉,今年3月,桃園捷運計劃花費60億臺幣(約13.37億人民幣)采購10列列車,其中6列直達車(Express,桃園捷運2000型電力動車組,川崎重工業制造,車輛顏色以臺灣紫嘯鶇作為意象設計,5節編組)、4列普通車(Commuter,桃園捷運1000型電力動車組,川崎重工業制造,4節編組,車廂總長約為82米)。
桃園捷運表示,現有的機捷列車搭載DTG-R車載信號系統為英國信號公司英維思(Invensys Rail)生產,2013年英維思正式被西門子收購。西門子回覆桃園捷運稱該信號系統已經停產,若新列車換成西門子旗下TGMT信號系統,只能運行A22至A23站。臺灣媒體稱桃園捷運詢問多家軌道交通裝備制造商,包括韓國樂鐵在內的多家軌道交通裝備制造商均因無法取得信號系統報價而無法提供列車完整報價,若軌道設備配合新系統更換,則另需花費50億臺幣(約11.14億人民幣)。
桃園捷運總經理莊英震稱DTG-R車載信號系統停產時,西門子并未事先告知停產。桃園捷運3月增購列車定案后,向軌道交通裝備制造企業詢價才得知此消息,目前已跟市政府反映,希望共同解決問題。關于既有列車的維修,桃園捷運表示庫存零件足夠,更換維修零件尚不成問題,會積極盤點現存備品或尋找替代方案設法解決。(軌道運維)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