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展消息 3月17日由我國自主研制世界最大直徑高鐵盾構機崇太長江隧道“領航號”掘進至第2500環突破5000米大關,距離江心僅剩660米。
崇太長江隧道是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鐵控制性工程之一,連接上海市崇明區和江蘇省太倉市,隧道全長14.25千米,其中盾構段長13.2千米,采取單洞雙線設計,獨頭掘進11.3255千米,是全球獨頭掘進距離最長的隧道;設計時速350公里,為世界行車速度最高的水下隧道;隧道深入長江水下89米,是長江最深的江底隧道。該隧道由滬杭客專公司建設管理,中鐵隧道局施工建設,項目建成運營后,將實現高鐵穿越長江不減速的壯舉。
崇太長江隧道崇明區3號井至太倉市2號井盾構段采用“領航號”盾構機掘進施工,該盾構機長148米,總重約4000噸,刀盤直徑15.4米,計劃由北向南獨頭掘進11325.5米,是目前世界最大直徑高鐵盾構機。
該盾構機搭載了世界“最強大腦”,集智能感知、智能掘進、智能拼裝等九大智能建造技術成果于一身,具有超長可靠服役能力、敏銳的感知能力、智能決策控制能力和加速奔跑能力,擁有“獨立思考、智能分析、自主判斷”的能力,實現“有人值守、無人操作”智能化施工。
自2024年4月29日“領航號”盾構機始發以來,中鐵隧道局團隊以“打造世界級超大直徑盾構穿越長江標桿工程”為目標,圍繞超大直徑超長距離獨頭掘進、生態環境敏感、地層硬質膠結物、強弱透水地層交替、沖淤變化交替等諸多難題與挑戰,積極開展科技攻關,加大新質生產力培育應用,形成盾構隧道智能建造2.0技術體系,將智能化理念和技術深度嵌入到崇太長江隧道建造全過程,創造了15米級超大直徑盾構單日最快掘進28米、單月最快掘進718米的紀錄。
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鐵是滬渝蓉高鐵的東段線路、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沿江高鐵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沿江通道主要路網客流、沿海及京滬通道部分直通上海客流的運輸。該項目建成后,在上海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間建起一條快速新通道,對于打造“軌道上的長三角”、優化沿長江地區鐵路網布局、服務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推動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