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展消息 施泰德公司在2024年因“環境災難”和軟件問題延遲了柏林新地鐵列車的交付,導致其息稅前利潤(EBIT)下降至1.005億瑞士法郎(約合1.143億美元),較2023年的1.833億瑞士法郎大幅下降。EBIT利潤率從2023年的5.1%下降至3.1%。
施泰德公司表示:“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這一結果可以認為是相對較好的?!?024年的凈利潤為5500萬瑞士法郎,較2023年的1.386億瑞士法郎大幅下降。然而,2024年訂單量保持強勁,達到64億瑞士法郎,訂單積壓在2024年底增至292億瑞士法郎,較去年增長了48億瑞士法郎。
銷售收入下滑10%
2024年施泰德的銷售收入為33億瑞士法郎,較2023年的36億瑞士法郎下降了10%。這一下降主要是由于瑞士瓦萊斯工廠的關鍵供應商康斯特利姆(Constellium)遭遇嚴重洪災,以及施泰德位于西班牙瓦倫西亞的工廠也遭遇了洪水,造成了交付延誤。施泰德表示,約3.5億瑞士法郎的銷售收入被推遲到2025年和2026年。
由于2024年6月底的洪水災害,康斯特利姆瓦萊斯工廠存儲的1500噸鋁型材中有850噸被丟棄。生產已經轉移到德國辛根的康斯特利姆工廠,而瓦萊斯工廠自2月初起已全面恢復生產??邓固乩奉A計將在8月前彌補生產延誤。
瓦倫西亞工廠無人員傷亡
2024年10月末的洪災造成了施泰德位于瓦倫西亞的工廠外部倉庫受損,盡管所有3200名員工都未受傷且工廠本身未受損,但用于儲存柴油發動機和轉向架的多個外部倉庫遭到嚴重破壞。約40家供應商受到洪災影響,其生產設施和倉庫被摧毀或淹沒。
施泰德表示,洪災造成了關鍵組件供應短缺,迫使公司重新建立供應鏈。目前這一過程仍在進行中。由于洪災,約20萬生產工時已被推遲至2025年和2026年,預計約50個訂單將會延遲交付1至5個月。施泰德表示,根據具體訂單和可用時間,可能不會影響新設備的計劃交付和客戶的使用安排。
奧地利的水壩潰壩事故
2024年9月,奧地利杜恩魯爾(Dürnrohr)發生水壩潰壩事故,導致施泰德為奧地利聯邦鐵路(?BB)提供的Kiss雙層EMU車隊的調試設施遭到洪水侵襲,其中一列新車被毀。
柏林工廠面臨困難
在德國,施泰德表示,由于德國經濟疲軟,柏林-勃蘭登堡地區的工廠面臨著相當大的壓力。公司在德國的運營仍然受到新冠疫情、烏克蘭戰爭及隨之而來的能源和原材料成本上漲的供應鏈中斷影響。施泰德指出,由于通貨膨脹,工資也有所上漲。
2019年,施泰德被選為柏林公共交通運營商BVG的框架合同首選投標人,供應最多1500輛地鐵列車,但由于阿爾斯通(Alstom)提出的上訴,合同簽署被推遲至2020年3月。隨后的新冠疫情爆發又導致生產啟動推遲,軟件問題也進一步延遲了交付,盡管施泰德表示這些軟件問題已經解決。
截至目前,1500輛列車中僅有484輛被訂購。盡管柏林-勃蘭登堡工廠已滿負荷運作,但施泰德表示,以上因素仍對公司的財務表現產生了影響。公司表示,正在實施全面的結構調整和效率提升計劃,以確保德國工廠的長期競爭力和可持續性,并已與工會展開有關“員工貢獻”的談判。
信號業務增長強勁
2024年的一大亮點是施泰德信號業務的持續強勁增長,訂單量從去年5600萬瑞士法郎增至5.201億瑞士法郎,主要得益于與美國亞特蘭大地鐵簽訂的5億美元合同,這一訂單標志著施泰德在美國市場的突破。
2025年展望不確定
由于2024年洪災的重大影響,施泰德表示無法提供2025年的詳細前景。假設供應鏈穩定且緩解措施順利實施,公司預計2025年收入和EBIT利潤率將有所增長,EBIT利潤率預計將在4%至5%之間,銷售收入預計到2026年將增長至超過50億瑞士法郎。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