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高質量發展·看制造”新聞發布會在廣州召開,會上透露,到“十四五”末,廣州市軌道交通建設總投資將達到5000億元;到2035年有望超萬億元。
會上指出,2022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超2.3萬億元;工業增加值6947億元,占GDP比重24.1%,同比提高0.3個百分點,連續兩年企穩回升。工業投資1240億元,同比增長12.6%,總量創歷史新高。規上工業企業總數超過6800家。工業稅收(含海關代征)占全市比重達48%。
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黃星耀介紹,廣州著力打造萬億級“智車之城”、“世界顯示之都”,汽車年產量突破310萬輛,連續四年居全國第一,一批百億級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項目建成投產,顯示面板產能(含在建)全國第一。
此外,出臺“四化”賦能新型工業化若干措施,大力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網絡化協同、智能化改造、綠色化提升。以“平臺受益、企業受用”的原則,遴選首批45個“四化”平臺入庫,通過財政資金、引導性基金“補一點”,企業為解決方案改造“出一點”,平臺在全過程技術服務中“讓一點”。
黃星耀介紹,廣州還統籌推進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建設,試驗區內已登記注冊企業超10萬家,營業收入超1萬億元。劃定總規模621平方公里的工業產業區塊。并且,大力推動村鎮工業集聚區整治提升,推動存量工業用地提高利用效率,2022年新增產業用房600萬平方米。
“‘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市’,科技創新是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源頭動力?!睆V州市科技局副局長孫翔介紹,一是加強重大創新平臺建設,構建以產業應用為中心的新型創新體系。二是加強關鍵技術攻關,在制造業領域突破一批卡脖子科研成果。三是壯大科技企業陣營,筑牢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底座。四是發揮科技企業引領作用,推動產業體系向中高端攀升。
孫翔透露,下一步,廣州市科技局將推動出臺《廣州市關于壯大科技創新主體 促進高企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進一步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完善科技企業全生命周期發展支持體系。
“廣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和綜合性門戶城市,在大力構建現代化城市軌道交通的進程中,大力培育軌道交通產業?!睆V州市發展改革委工業發展處處長、一級調研員余偉介紹,廣州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達621公里,居全國城市第三?,F正在推進多條城際、地鐵及一批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到“十四五”末,廣州市軌道交通建設總投資將達到5000億元;到2035年有望超萬億元。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