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施城市緩堵促暢工程中,渝北區大力推動公交站場建設,不斷改善公交車運行條件,為群眾營造一個安全、便捷、順暢的出行環境。
位于區人民醫院新院區附近的魯能城公交首末站,是1602、1616、646等多路公交車的首末站,也是公交車的夜間停車場。眼下,該首末站正在改造升級,完成后,這里不僅將新增一批新能源充電樁,公交車位也將由原來的14個增加至25個。
兩江公交公司646路公交車駕駛員樊從海告訴記者,以前沒有首末站時,公交車不運行時只能停靠在路邊,經常給道路造成擁堵,群眾意見很大?!艾F在有了首末站,不僅車輛停靠更加規范,群眾上下車也更加方便、安全?!狈畯暮Uf。
在位于重醫大附屬口腔醫院冉家壩院區附近,一個占地面積1萬多平米的公交首末站也已經建成,不日將投入運行。該場站建有發車位4個、待班車位53個、維修洗車位2個、夜間停車位79個。區交通局綜合運輸科相關負責人介紹,由于歷史原因,渝北區“三龍”片區以前沒有公交首末站,該場站的建成將彌補這一不足。“有了這個首末站,我們將以此點為中心,更加合理的規劃、設置公交線路,將原來路邊停靠的公交線路遷移2-3條進入站場,屆時,周邊群眾將享受到更便捷的公共交通出行服務和更舒適的候車環境。”該負責人介紹說。
據悉,渝北區目前已建成公交站場23個,其中首末站15個,建成公交中途站點689個,其中港灣式??空?21個,500米范圍內的公交站覆蓋率達95.8%;建成維保場2個,樞紐站3個,公交停車場3個,夜間停車位達到910個,公交夜間停靠入場率由3年前的43.5%提升到66.8%。
區交通局綜合運輸科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渝北區交通局將持續推進公交首末站的建設,并圍繞首末站規劃調整公交線路,以公共交通引領城市發展,引導群眾綠色出行,加快推進城市緩堵促暢工作。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