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央視《新聞調查》播出《鄉村客貨郵》節目,專題報道湖南汨羅市客貨郵創新融合發展案例。推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有助于促進交通運輸、快遞物流資源共享,實現客貨郵優勢互補、融合發展,有助于推動農民群眾幸福出行,支撐農村產業發展,更好滿足農村生產生活和消費升級需求,助力鄉村振興。
運力整合客貨同網,拓展農村公交物流服務功能。整合縣域公交公司和快遞物流公司運力資源,根據群眾出行和物流配送需求,不斷優化公交線路,將各快遞物流公司的快件由公交車輛運輸至鄉村服務點,由服務點完成“最后一百米配送”。在此基礎上,加強農村客貨郵服務標準銜接,推廣應用客貨兼顧、經濟適用的農村客運車型;偏遠鄉村可嘗試開通農村貨運班線,滿足城鄉雙向流通需求。建設農村交通運輸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實現站點班次“一鍵可查”、車輛位置“一鍵可知”、預約服務“一鍵可約”,為群眾提供便捷精準的乘車服務、高效經濟的物流服務。
多站合一資源共享,降本增效盤活農村“沉睡資產”。因地制宜整合農村交通站場、直播電商倉儲、閑置村小教學樓、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小賣部超市等資源建設多站合一的客貨郵服務站點,實現社會資源集約應用、優勢互補,既帶動了人流、物流、資金流融合匯聚,又盤活鄉村“沉睡資產”,讓閑置資源再“生金”,有力支撐農村物流配送體系建設。整合交通、商務、供銷、物流、鄉村振興等部門政策資源,發揮資金的規模效應,為客貨郵融合保駕護航。
創新物流運輸模式,推動農村產業增鏈補鏈強鏈。積極推進客貨郵與農村產業融合,暢通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的流通渠道,改變交通運輸、快遞物流單一環節盈利模式,帶動農村特色產業蓬勃發展。譬如湖北省孝南區在桃子上市旺季提供寄遞物流專線對接服務,去年攬件量約240萬件,2513.78萬斤;長陽縣采取交通運輸龍頭企業整合農村物流頭部企業,降低最后進村物流成本,推進現代農村交通物流發展,長陽土豆等農特產品入選湖北省快遞服務農業一地一品項目。
推進客貨郵融合發展,是建設現代流通體系,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客觀需要;是不斷縮小城鄉差距,助力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客觀需要。站在新起點上,加快客貨郵運力整合、多站合一、產業帶動,推動鄉村特色產業提質升級,使之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動力源,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為農業農村現代化賦能添彩。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