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在2023世界交通運輸大會上,中國公路學會與騰訊正式達成戰略合作。在中國公路學會理事長翁孟勇,交通運輸部專家委員會主任、交通運輸部原總工程師周偉,中國公路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文杰,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騰訊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EO湯道生,騰訊集團副總裁、智慧交通與出行總裁鐘翔平,中國公路學會副秘書長兼WTC執委會運行中心主任王大鵬,以及其他與會領導和代表的見證下,雙方共同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劉文杰、鐘翔平發表重要致辭。
劉文杰表示,智慧交通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場景和技術的充分融合,只有先進的技術才能為智慧交通發展保駕護航,逐步達成既定目標。希望未來可以與騰訊,在關鍵技術攻關、標準化建設、人才培養及智庫建設等方面深化合作,推動一批交通工程建設領域科研成果落地,培養一批交通行業尖端人才和技術創新團隊,建立多層次的“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平臺,培育交通創新發展新優勢。
鐘翔平表示,交通基礎設施的智慧化升級、產業全鏈條的數字化轉型,需要整個行業共同努力。騰訊積極牽頭和參與相關行業標準建設,并與專業高校、科研機構及交通企業形成了開放的產學研生態。未來,騰訊愿與中國公路學會攜手共進,探索更廣闊的合作空間,推動智慧交通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智慧公路是智慧交通的典型應用場景,也是騰訊布局交通業務的重要落腳點。近年來,騰訊參與了四川、廣東、四川等省份的智慧高速項目,以及多個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的建設,助力打造智慧的城市道路。
協議簽署后,雙方將集中優勢,共同聚焦智慧公路發展,圍繞智慧交通、綠色交通產業,在課題研究、技術創新和研發、標準制定、試點示范、人才和智庫建設等方面進行產、學、研一體化深度合作,推動數字孿生公路、公路智慧養護等成果落地應用,助力智慧交通行業發展和交通強國建設。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