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省運輸事業發展中心獲悉,全省道路運輸系統積極采取措施,全力以赴做好第5號臺風“杜蘇芮”防御各項準備工作,確保群眾出行安全、有序。截至26日13時30分,全省公交線路累計暫停運營23條,其中廈門17條、漳州開發區6條。
城市公交、出租汽車企業提醒駕駛員注意安全行駛,行駛路線及車輛停放位置避開低洼、河邊橋梁等區域,防止城市內澇影響,必要時調整或停運相關線路。截至26日13時30分,全省公交線路累計暫停運營23條,其中廈門17條、漳州開發區6條。
客運企業加強客車發班管理,對發往或途經臺風嚴重影響區域的客運班線(包括農村客運線路),適時采取停班停運措施,保障道路客運安全。督促危貨運輸企業加強危貨車輛管理,避免事故發生。
福州、廈門、南平等地軌道交通運營單位開展臨江、臨湖和地勢低洼等重要區域和站點隱患排查,加強對車站出入口、出入段線、風亭等淹水倒灌風險部位的監測預警,全面核查應急物資種類、數量和狀態,補齊補足補強相關應急設施與應急物資。據統計,廈門地鐵已準備防汛沙袋53607個、防汛擋板961套、可移動水泵臺135臺、防洪篷布455卷。福州地鐵已準備防汛沙袋54197個、防汛擋板2854塊、可移動水泵204臺、防洪薄膜1352卷。南平輕軌已準備防汛沙袋470個、可移動水泵36臺。
交通運輸樞紐開展安全風險隱患排查,重點排查位于地質災害易發多發部位的運輸場站出入口、防洪排澇設施聯接、下沉式建筑等重點部位,以及排水擋水設施設備、防汛搶險應急物資儲備等情況。極端天氣時,果斷采取停運措施,確保突發情況下人員及時安全疏散。
全省道路運輸應急保障車輛2304輛。對應急運力實行清單化管理、編組化調度,全面掌握運力車型、駕駛員、位置、企業、聯絡人等基礎信息,優化編組、優化路線,確保搶險救災隊伍、設施設備、生產生活物資等運輸暢通有序。
此外,加強防臺期間的值班值守,嚴格落實領導帶班和24小時值班制度,責任人到崗到位。暢通信息溝通渠道及機制建設,確保信息報送準確、高效。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