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全省首家氫能產業園、營商環境在16個參評國家級功能區中位列全省第二;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受到中央文明辦肯定……
一項比一項亮眼!一項比一項“含金量”高!一項比一項“硬核”!今年以來,新鄉高新區堅持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堅定不移抓項目,全力推進群眾居住環境和營商環境“雙一流”,在“半年考”中交出了一份“硬核”答卷。
堅定不移抓項目
氫能產業強勢崛起
走進新鄉氫能產業園,一處剛剛交付不久的標準化廠房內,工人正在進行基礎裝修的工作,4個多月后,這里將成為新鄉驥翀氫能科技有限公司的金屬燃料電池電堆自動化生產車間,年產能預計將達到2000MW。
同新鄉驥翀一道,近期還有多家氫能相關企業將陸續入駐新鄉氫能產業園,目前該園區已經聚集了10多家氫能產業鏈企業,形成了“制氫—儲氫—加氫—氫燃料電池系統—氫燃料發動機—整車”較為完善的氫能產業生態集群。
據悉,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及復雜嚴峻的國內國外環境,新鄉高新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重大要求,牢固樹立“項目為王”工作導向,以“萬人助萬企”和“三個一批”活動為抓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經濟運行、項目建設各項工作,實現創新發展與疫情防控雙戰雙贏。
今年新鄉高新區共獲批省、市重點項目25個,已分別完成年度投資目標的117.8%和112.99%。納入市級全生命周期監管平臺項目共425個,總投資2134.33億元,已完成投資123.8億元,完成年度目標的95.81%,投資完成率居全市第一方陣。
望著集中連片的廠房,任誰也想不到,就在5年多前,新鄉市在氫能領域還是一片空白。
2016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同時發布《能源技術革命重點創新行動路線圖》,首次提出氫能發展路線,新鄉高新區錨定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換道領跑”,深耕氫能未來產業,通過產學研合作,推進氫能與燃料電池核心技術創新,先后引入3個領軍團隊,與多家科研院所合作構建研發平臺,同時還成立了2支產業專項基金,為氫能產業項目提供資金支持。
2020年,投資50億元的新鄉氫能產業園區動工開建,項目用地1266畝,規劃建設涵蓋研究中心、涉氫廠房、裝備車間、基礎配套和中心服務區,集研發、生產、應用、服務等于一體,建成后成為我省首個投入運營的氫能專業園區。
今年以來,新鄉高新區深入貫徹省、市“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謀篇布局”部署,堅持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主攻方向,積極布局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氫能等主導產業。
新鄉高新區充分發揮氫能產業園區“一企一員、一企一案、一企一策”,量身定制全程跟進的高效服務優勢,截至目前已先后引進豫氫動力、豫氫裝備、蘇州氫動、氫儲(上海)能源等總投資25億元的10個氫能產業重點項目。新鄉還將力爭3年至5年實現氫能核心裝備的自主研發與制造,建成全國氫能產業高地。
對標一流抓環境
動能強勁底氣足
一個地方招商引資的效果如何,往往與其營商環境的好壞息息相關。
自我省開展“三個一批”活動以來,新鄉高新區一共簽約項目49個,總投資188.42億元;今年1—6月份,新鄉高新區實際利用市外資金32.5億元,同比增長3.05%;實際利用省外資金24.9億元,同比增長3.75%。
以高標準優化營商環境,著力提升招商引資實效。這正是新鄉高新區抓好項目促發展的不二法門。
不久前,2021年度全省營商環境評價結果正式揭曉,新鄉高新區在16個參評國家級功能區中位列全省第二,較2020年再次躍升3個位次,企業滿意度排名第3。
去年以來,新鄉高新區以“兩個環境爭第一”為目標,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建設一流營商環境為抓手,著力從幫扶市場主體、提升政務服務質量、支持產業生態良性發展入手,全力以赴抓改革、強基礎、提效能、優服務、爭一流,持續打造最優“軟硬”環境,全省營商環境評價排名位次持續提升,為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提供了強有力的環境支撐。
營商(軟)環境方面——
圍繞滿意度提升,推行深入落實中小企業“專享政策”的“政府采購12341制度”;健全了公證服務等政務大廳“一站式”服務功能;推出結婚一件事等15個“一件事”政策,實現“一件事一次辦”,做實“最多跑一次”。
圍繞商事登記優化,為方便群眾“就近辦”,不斷拓展服務方式,打造了“15分鐘政務服務圈”;開展“一把手走流程”,促進了政務服務質效提升;推行專員服務制,為企業開辦提供全流程“綠燈”。
圍繞產業生態優化,建立“萬人助萬企”活動工作機制和專班服務機制,對個性問題“一企一策”提出解決方案,除涉及國家安全、能源等國家規定需要核準的項目外,實現對其他投資項目“在線申報”“告知備案”“即申即批”;著力主導產業培育,推動產業集群集聚發展。
城區(硬)環境方面——
抽調精銳力量,建立黨工委主要領導任總指揮的創文工作指揮部,形成“指揮部+辦公室+推進組”的“1+1+10”堅實核心體系和“排查+督導”機制。
在“點”上下足“細功夫”,實現目及范圍干凈整潔、規范有序;在“線”上下足“硬功夫”,先后拆除違建約2萬平方米、恢復綠地7000平方米,新設集中充電點217處、規范空中纜線約1.4萬米,發放養犬登記證1800余張;在“面”上下足“實功夫”,全面完成33個老舊小區整體改造,完成4個社區公園、5個街頭游園、50公里綠道和20余個快慢車道綠化景觀小品建設。
依托南馬莊黨支部堡壘堅強優勢,打造系列“文明名片”;依托啟明社區黨建活動豐富優勢,打造了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亮點;依托振興社區黨員向心力強優勢,打造黨員積分制特色亮點。
新鄉高新區管委會主要負責人表示,高新區將繼續堅持黨建引領,緊盯發展第一要務,堅決穩住經濟基本盤,以更嚴的作風、更實的舉措著力抓機遇、補短板、強弱項,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為全面完成年度各項任務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