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展消息 近日,迪拜道路交通管理局 (RTA) 展示了一個這樣的地鐵站模型,即將開通的藍線迪拜地鐵站將采用時尚、未來主義的設計。該站的設計采用平滑的弧形結構,主站臺被一個大型橢圓形拱形結構包圍,拱形結構覆蓋在軌道上方。這種設計與目前紅線和綠線使用的全封閉式車站不同。
兩側設有出口的側結構也擁有現代、對稱的美感和弧形設計。官方視頻演示展示了藍線將如何服務于迪拜人口最密集的地區,包括米爾迪夫、國際城和學術城。
該線路最顯著的特征之一是長達 1,300 米的高架橋,它將支撐高架鐵路穿越迪拜河,將 Al Jaddaf 與迪拜節日城和迪拜河港連接起來。這一新連接預計將大大縮短通勤者的出行時間。
30 公里長的藍線將于 2029 年完工,也將成為現有紅線和綠線之間的關鍵整合點。這一發展是更廣泛的迪拜 2040 城市總體規劃的一部分,該規劃旨在打造一個“20 分鐘城市”,確保居民在 20 分鐘的路程內可以獲得約 80% 的基本服務。
與此同時,迪拜地鐵還發布了智能維護系統新技術。
該系統通過安裝在各種車廂上的智能傳感器收集數據,持續洞察軌道狀況。在此基礎上,系統將能夠檢測維護需求,并根據問題的嚴重程度將其分為五類。
“這是一個基于物理的數據驅動模型,”研究人員之一普拉巴卡蘭·巴拉蘇布拉馬尼安 (Prabhakaran Balasubramanian) 表示。“利用人工智能,我們可以檢查沙子污染、軌道剛度和枕木破損等問題。即使準確率只有 50%,也可以顯著降低維護成本。”
據人民日報消息,5月5日,記者從交通運輸部獲悉,勞動節假期第5日,預計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26945萬人次,環比下降4.5%,同比增長13.0%。其中:鐵路客運量2110.0萬人次,環比增長6.6%,同比增長11.5%。公路人員流動量(包括高速公路及普通國省道非營業性小客車人員出行量、公路營業性客運量)24493萬人次,環比下降5.2%,同比增長13.2%。水路客運量110萬人次,環比下降34.0%,同比增長1.8%。民航客運量232.0萬人次,環比增長3.2%,同比增長5.6%。 5月1日至5日,預計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累計14.67億人次,日均2.93億人次,同比增長8.0%。其中:鐵路客運量累計10169.2萬人次,日均2033.8萬人次,同比增長10.8%。公路人員流動量(包括高速公路及普通國省道非營業性小客車人員出行量、公路營業性客運量)累計13.45億人次,日均2.69億人次,同比增長7.6%。水路客運量累計868.9萬人次,日均173.8萬人次,同比增長24.9%。民航客運量累計1114.3萬人次,日均222.9萬人次,同比增長11.8%。 5月4日(勞動節假期第4日),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28204.2萬人次,環比下降2.7%,同比增長12.0%。其中:鐵路客運量1978.6萬人次,環比增長9.1%,同比增長11.1%。公路人員流動量(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