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車株機”)是中車旗下核心子公司、湖南千億軌道交通產業集群龍頭企業。在中車株機整機產品的帶動下,湖南株洲形成了自主創新程度最高、核心競爭力最優、影響力最大的千億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群,匯聚了以中車株機為龍頭企業、包含超過300家骨干企業及配套企業的世界上最齊全的供應商資源,創建了整機制造、核心部件、關鍵零部件協調發展的創新模式。在株洲田心,方圓5公里可解決80%以上軌道配套產品與技術。
中車株機作為株洲市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群龍頭企業,勇擔現代產業鏈“鏈長”重任,打造軌道交通產業創新聯盟,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走出去”發展,助力打造成為世界級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
在引領帶動方面,中車株機堅持推動產業集群各大中小企業協同、高效、快速發展。一是整車引領,健全產品譜系。中車株機擁有廣泛的整車產品譜系,涵蓋快速客運、客貨兩用、重載貨運等電力機車,不同速度等級全系列城軌車輛,城際動車組,中低速磁浮車輛,超級電容儲能式現代有軌/無軌電車,跨座式單軌等新制式軌道交通裝備等領域。完善的整車產品譜系為產業鏈零部件企業的產品應用創造了有利條件。二是聯合出海,提升國際競爭力。中車株機是中車集團“走出去”的先鋒,產品已覆蓋全球“六大洲”,先后在23個國家獲得超70個項目訂單,其中出口歐盟的“天狼星號”動車組、首列出口歐洲的雙層動車組、馬來西亞動車組等是中國軌道交通裝備走出去的代表作。中車株機帶領產業鏈配套企業聯合出海,共同開拓歐洲高端市場,促進了產業鏈國際競爭力的整體提升。三是平臺支撐,勇擔“鏈長”重任。中車株機聯合產業鏈企業、政府企業等共計12家股東共同成立了國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創新中心,成為湖南第一家、行業唯一的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創新中心面向軌道交通全產業鏈基礎性、前瞻性、共性關鍵技術、前沿技術,通過市場拉動、技術驅動、政府推動和產業互動,面向市場和制造構建產業鏈、技術鏈、創新鏈和價值鏈相互融合協同的創新生態系統,為產業鏈企業搭建了優質的共享平臺。
在協同創新方面,中車株機一是運用“產學研用”合作模式,深化協同創新。中車株機在產品研發中綜合采用了聯合攻關或委托設計的方式進行;與西門子、福伊特等知名公司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在電力機車、城軌車輛、動車組系統集成方面開展技術合作。長沙磁浮列車的實踐,就是以企業為創新主體,深度融合“產學研用”、創新驅動發展的成功典范。在長沙磁浮項目真刀實槍的歷練,中車株機掌握了中低速磁浮交通的整套技術,配套企業和高校等成功研制了磁浮列車牽引系統、供電系統、運控系統等,奠定了我國磁浮產業的基礎。二是發揮好湖南千億軌道交通產業集群優勢,聯合上下游企業協同創新。中車株機作為千億軌道交通產業龍頭企業,在牽引變流器、牽引電機、車用絕緣材料、復合材料、高低壓電器、制動系統等方面,為配套供應商提供整車試驗驗證平臺和技術創新支持與指導,幫助其突破“四基”瓶頸;對于一些前沿項目,中車株機采取“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研發模式,拉動配套產業共同參與,推動核心部件和基礎材料向更高水平提升。
2018年,中車株機牽頭聯合中車株洲所、株洲高科、株洲國投、中車株洲電機、聯誠集團等12家股東創建了株洲國創軌道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獲批成為軌道交通裝備領域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國家級創新中心。作為株洲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群平臺企業,通過創新工作模式不斷促進產業集群融通。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