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深圳市關于促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公開向社會公眾征求意見,反饋時間截至2022年11月10日。
2020年5月,《深圳市關于支持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若干措施》印發并執行至今。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對比兩份文件發現,《征求意見稿》共提出16條措施,基本延續了對核心技術創新的支持力度,在促進產業優質資源集聚方面則新增不少新舉措,包括對整車制造企業和具備核心技術競爭力的零部件企業總部落戶予以最高3000萬元獎勵,支持南山、坪山、深汕規劃建設優質產業園區等。
受成本、質量、供應鏈等因素影響,自動駕駛汽車的商業化落地一直是業界“珠峰”。此次《征求意見稿》明確將鼓勵開展載人、載物、特種作業等商業化運營活動,符合條件的運營主體將獲得最高500萬元資助。此外,設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基金、開發覆蓋智能網聯汽車產品全鏈條風險的保險產品等舉措,將為自動駕駛的商業化進程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撐。
注重技術創新與產業集聚
據上海交通大學深圳行業研究院首席科學家蔣煒介紹,智能網聯汽車行業的完整供應鏈涉及非常復雜的算法,以及芯片、服務器、高精地圖等軟硬件技術配套。尤其是自動駕駛汽車的核心零部件,加快車規級芯片的研發與生產尤為重要。
此次《征求意見稿》延續了現行政策對技術自主創新的扶持力度。為加快核心環節突破,深圳將聚焦制約產業發展的技術短板,圍繞感知決策系統、控制執行系統、關鍵零部件等產業核心領域和重要環節,支持開展重大裝備和關鍵零部件研制,按項目總投資的40%予以最高不超過2億元資助。
此外,對涉及智能網聯汽車關鍵技術攻關、創新成果轉化、核心產品產業化的項目,深圳將給予最高1000萬元至1500萬元不等的資金支持。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2月,國內共有超5800家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自動駕駛相關企業,超過1100家分布在深圳,占比約19%。近年來,深圳不僅培育出本土自動駕駛車企元戎啟行、裹動智駕等,還成功吸引了百度、小馬智行、文遠知行等國內頭部企業在深圳落戶發展。
為進一步凝聚產業優質資源,《征求意見稿》提出,將支持整車制造企業和具備核心技術競爭力的零部件企業總部落戶深圳,對符合條件的企業予以最高不超過3000萬元獎勵。同時,深圳將鼓勵引進高端先進制造業項目,按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一定比例予以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資助。
除企業與項目資源的集聚外,《征求意見稿》還關注到企業對發展空間的需求,支持南山區、坪山區、深汕特別合作區等規劃建設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園區,建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用地戰略空間儲備庫,引導形成特色集聚、區域協同的產業發展格局。
根據今年6月印發的《深圳市培育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2-2025年)》,上述三區的功能定位各有側重:坪山兼具研發設計和生產制造功能,主要開展智能網聯交通測試示范平臺建設、整車制造、多場景應用測試驗證等工作;南山側重研發設計,包括智能算法系統、激光雷達、車載通信等智能化、網聯化關鍵技術研發;深汕則主攻生產制造,將打造智能座艙設備等汽車零部件和裝備制造產業集聚地。
豐富應用場景 探索商業化運營
智能網聯汽車技術依賴于感知的輸入、計算模型以及道路場景數據,需要通過大量的道路測試來不斷訓練自動駕駛的場景遍歷性。
根據2016年蘭德智庫數據報告,一套自動駕駛系統至少需要測試110億英里(約合180億公里)才能達到量產應用條件,該距離相當于環繞地球44萬圈。
此次《征求意見稿》明確,將鼓勵開展道路測試,加快建設功能齊全、特色突出的智能網聯交通測試場,打造智能網聯汽車與智能交通全面融合的測試環境。
元戎啟行CEO周光表示,復雜的城市路況測試對自動駕駛算法的迭代具有重要意義,如果僅允許在封閉路段測試,數據質量將無法達標,測試結果不適用于人流量、車流量極大的城市中心區路況。
為進一步豐富示范應用場景,《征求意見稿》提出,將有序開放街區、道路、機場、港口等作為智能網聯車輛示范應用場景,鼓勵開展開放場景內自動駕駛出租車、公交、短途接駁、物流配送、清掃車等形式的示范應用,對每臺車輛自動駕駛行駛里程累計達到10000公里的運營主體,若示范應用效果良好,可獲得最高不超過500萬元資助。
8月1日,全國首部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法規《深圳經濟特區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條例》正式施行。周光表示,自動駕駛技術已經擁有讓機器代替人力的能力,隨著法規的推行,自動駕駛汽車的行業準則、交通事故權責、商業化運營將會得到規范,這對自動駕駛的商業化落地是極大利好。
在此背景下,《征求意見稿》明確,深圳將探索開展智能網聯汽車的商業運營,鼓勵開展載人、載物、特種作業等商業化運營活動。符合相應經營資質且每臺車輛自動駕駛里程累計達到30000公里的運營主體,將有機會獲得最高不超過500萬元資助。
據北京大成(深圳)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謝燁蔓的觀察,智能網聯汽車加速商業化落地的同時,市場上針對自動駕駛汽車事故責任的商業保險產品仍在開發的初期階段,成形尚待時日,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自動駕駛的商業化應用。
謝燁蔓表示,目前相關產品的研發難點在于,自動駕駛通常涉及多項設備的聯合使用,可能出現多個致損原因并存的現象,增加了事故責任認定的難度。
為此,《征求意見稿》明確將鼓勵保險企業開發覆蓋智能網聯汽車產品全鏈條風險的保險產品,優化智能網聯汽車商業保險保障服務。
為強化金融服務支撐,《征求意見稿》還提出,將推動設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基金,重點支持落地深圳的智能網聯汽車優質企業和項目,建立健全覆蓋全鏈條的金融支撐體系。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