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關于組織架構調整的公告
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于2024年8月19日召開第二屆董事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組織架構調整的議案》。根據公司戰略布局及市場拓展需要,公司決定成立海外事業部,負責海外市場的經營拓展,統籌海外業務的管理運作。公司相應對組織架構進行了調整,調整后的組織架構詳見附件組織架構圖。
特此公告。
附件:組織架構圖
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會
2024年8月20日
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2024 年半年度報告摘要
2024 年上半年,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環境,公司始終重視高質量發展,堅持穩健經營,在組織好廣州生產任務的同? 時,有序開展全國 50 個城市 30 條總體總包和設計總承包線路以及 13 條咨詢線路的設計任務,實現營業收入 12.51 億元, 較上年同期增長 1.4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2.07 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同比增長 0.62%。
業務拓展方面,公司主動出擊,迎難而上,保證廣州本地核心業務高質量發展的同時,進一步鞏固在華南、中南、 西北等地區設計第一梯隊的地位和市場影響力,先后在廣州、長沙、西安、北京、杭州等多個城市中標新項目,同步加 大海外市場拓展力度,重點推進越南等東南亞國家以及海外其他地區軌道交通業務拓展;在市政、民用建筑以及新業務 發展方面,公司充分利用前期業務布局成果,有效拓展相關園區開發、市政隧道工程等業務,在市政、民用建筑等領域 取得有效進展,節能環保、減振降噪以及光伏、儲能等新業務穩步拓展;在低空經濟方面,公司緊抓政策有利契機,組 織成立低空經濟工作小組,籌劃探索低空攝影、城市智巡、軌道上的“停機坪”、“軌道+低空物流”以及低空服務一體 化綜合管理等軌道交通與低空業務的創新融合業務。
資本運作方面,公司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國資改革決策部署,高質量完成上市后首輪員工股權激勵計劃授予工? 作,進一步建立健全長效激勵機制,激發員工干事創業熱情;積極開展投資者關系管理工作,召開 2023 年度業績說明會, 發布 ESG 工作報告,緊抓“低空經濟”發展契機,積極籌劃覆蓋范圍較大、機構級別較高的投資者交流活動,實現公司? 價值信息的雙向傳遞。
科研創新方面,公司充分依托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安全與運維保障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臺,穩步推進“十四五”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重大風險防控關鍵技術裝備研發及示范應用”等科研項目,開展多項政府科技計劃項目申報,榮獲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城市軌道交通科技進步獎一等? ?獎、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等各類獎項及榮譽共 32 項;同時,公司緊抓“科改”有利契機,高質量完成“科改行動”各? ?項改革任務,持續深化落實國有企業改革工作目標任務,在國務院國資委的 2023 年度“科改企業”專項評估中獲評優秀。
下半年,公司將繼續鞏固廣州地區軌道交通設計核心業務,加大外地業務發展,強化海外市場拓展,保持軌道交通 設計領域領先地位;在保障核心業務發展的同時,公司著力拓展軌道交通上蓋開發(TOD)、市政基礎設施及地下空間、設計牽頭的工程總承包等發展業務,重點支持軌道交通節能環保、減振降噪等培育業務發展;同時,公司將密切關注國? 家政策及產業導向,積極布局低空經濟等前沿賽道,聚焦低空經濟、全空間無人體系領域,探索發展“新業務、新技術、 新模式、新體系”,推動低空經濟與軌道交通業務融合高質量發展,激發新質生產力。
報告期內公司生產經營情況和重大事項等具體情況,請閱讀公司《2024 年半年度報告》。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