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展消息 10月23日,中國通號在京成功舉辦低空經濟院士論壇暨通號低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揭牌儀式,中國工程院院士田紅旗、劉尚合、王耀南,中國科學院院士尤肖虎出席會議,并圍繞發展低空經濟面臨的重大技術難題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中國通號黨委書記、董事長樓齊良出席會議并致辭,與院士共同為通號低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揭牌。
會上,劉尚合院士聚焦“低慢小密”飛行器感知反制難題作主旨演講,分享了基于多源融合感知識別與反制技術的研究進展;王耀南院士聚焦通信缺失極端環境下低空飛行器運行難題作主旨演講,分享了基于機器視覺的無人自主運行應用及發展趨勢;尤肖虎院士聚焦全高度低空通信覆蓋難題作主旨演講,分享了基于無蜂窩網絡技術打造“一塔一城”的科技創新成果。各位院士的研究成果,為攻克“感知反制”“智能運行”“低空通信”三大核心難題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為低空經濟安全、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會上,樓齊良表示,中國通號作為智能運控領域的“國家隊”,始終牢記“國之大者”,布局發展低空經濟,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切實發揮央企在新經濟領域的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和安全支撐作用,重點把握好三個方向:一是服務國家戰略。發揮央企優勢,共同研究低空經濟產業生態,探索低空與軌道交通融合發展路徑,支撐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建設。二是堅持創新驅動。繼續加大科技創新力度,與院士專家攜手打造“空域管控、低空通信、感知反制、數字底座、無人機”五位一體聯合創新生態。三是堅持標準先行。依托標準研究經驗,共同加快推動更加完善、科學、高效的標準體系建設。
此次會議的召開,標志著中國通號在低空經濟領域邁出了關鍵一步,為我國低空經濟創新發展注入了新動力。翼展同程、智翔低空,未來,中國通號將繼續攜手各方、聚智聚力,助推低空啟航,為我國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中國通號黨委副書記、執行董事張權主持會議,領導班子成員李連清、趙曉東、張志輝、萬寶華參加會議。中國通號總師級領導、在京外部董事、總部相關部門負責人,相關二級企業領導班子及戰新產業相關負責人參加會議。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