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至8日,荊門市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荊門市政協十屆四次會議召開,進入“兩會”時間。
會議期間,市人大代表,市公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卞軍虎參加了會議并接受媒體采訪。(以下原文引用)
近年來,市公交集團通過一系列改革措施,實現了管理模式由粗放化向精細化轉變,為城市公共交通事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深化改革,聚焦主責主業。通過對內部組織架構進行優化調整,明確各部門職責權限;實施崗位“雙向選擇”,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完善薪酬分配機制,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干部隊伍能上能下、末等淘汰,讓有能力、敢擔當、善作為的干部脫穎而出。
提質增效,釋放發展活力。恪守“市場化+公益化”原則,在為民服務的基礎上,不斷拓寬企業發展路徑,全年共完成365輛新能源公交車更新工作;圍繞城市發展需求,調整和新增多條公交線路,提高了公交覆蓋率和服務水平,不斷滿足市民的出行需求;定制公交、公交廣告、出租、汽修等業務蓬勃發展,為企業帶來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文化引領,黨建賦能發展。將黨小組建在車隊、建在基層,實現了黨組織建設的全面延伸與下沉,讓黨的工作深深扎根于公交運營的一線土壤之中。按照“1235”打造黨建品牌工作體系,深化打造三條公交示范線,讓市民在日常出行中感受到公交服務的新變化、新風貌。
未來,市公交集團將在《城市公共交通條例》的指引下,繼續深化改革,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圍繞主業做強輔業,拓展業務領域,創新服務模式,提高企業運營效率,為市民提供更加優質、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服務。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