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起,杭州有一輛“云公交”要上路了——
“新版” 7170M路公交車,從長河地鐵站(5、6號線)及濱和路地鐵站(1號線)同時發車,在濱江區互聯網小鎮內設置的10個站點,覆蓋虹軟大廈、中贏云際、中贏星海等企業。
作為杭州市區內開通的第一條“云公交”線路,與我們傳統的公交線路相比,7170M路可以實現掃碼即時約車,10分鐘內就能坐上車。
“云公交”究竟靠不靠譜?到達率又如何保證?
“云公交”,為何選了濱江試點
細細分析7170M路的公交線路,你會發現,這是一條專門為濱江區互聯網小鎮區域開設的地鐵接駁線,滿足周邊虹軟大廈、中贏云際、中贏星海等地乘客的出行需求。
“這是一條4月開通的新線,但在我們持續的民意調查中發現,關于它的反饋還有很多。”杭州公交集團客運管理部副經理任文寅告訴記者,越來越多的乘客對7170M路提出了增加班次、延長時間、延伸線路等具體需求。
“第一條云公交選在哪里,我們也是頗費思量。”任文寅說,最終選擇在濱江試點,主要有兩點考慮——
其一,是因為杭州第19屆亞運會和第4屆亞殘運會日益臨近,這條線路有大量的現實運力需求;
其二,互聯網產業園有很多互聯網企業就職生活的年輕人,他們對于這樣的新模式接受程度更快。
“根據他們的出行習慣和特點,我們在優化時采用了全新的運營模式,從而進一步提升乘客的出行體驗。我們也想借此機會,探索通過智能化運營組織平臺最大限度提高公交運營效率的有效模式。”任文寅說,7170M路的優化升級只是開始,如果試點效果好,接下來將讓杭州全市更多線路“云”起來。
掃碼約車 “10分鐘上車”靠譜嗎?
很多人對于“云公交”的疑問,可能更多集中在它“10分鐘必達”的“人設”上。
如何保證到達率?在杭州公交看來,并不是“不能完成的任務”。
針對早晚高峰加密發車。7170M路線路優化后,早晚高峰發車密度將調整為10分鐘一班。同時,根據前期運營的實際效果,對7170M路的線路走向進行了微調,調整后的線路取消了客流較少的部分站點。
屆時,乘客在早高峰乘坐7170M路前往互聯網小鎮的各家企業,預計將“提速”2分鐘。
“云后臺”實時調整運行軌跡。7170M路采取的是“早高峰常規運營+平峰靈活運營+晚高峰響應式運營”的“云公交”服務模式。
簡單來說,就是在早高峰(8:00-9:30)期間,7170M按照常規運營模式,按線行駛、按站上車、到站下客。但到了平峰時段(9:30-17:30)期間及晚高峰(17:30-20:30)期間,乘客就能通過手機掃碼“發起需求”,7170M會在收到乘客需求后,靈活運營,正常情況下,等候時間不超過10分鐘。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平峰時段期間,各響應式站點(圖中黃色站點)的乘客如需乘坐7170M路,可通過手機掃碼“發起需求”;晚高峰期間,西可科技園南門、阿里巴巴濱江園區東門2個“響應式服務點”(下圖中黃色站點)的乘客,都可通過手機掃碼“發起需求”。
乘客想約車 具體如何操作?
首先,乘客在響應式服務點的平峰、晚高峰時段“即時約車”乘坐7170M路(請對照下圖,一步步操作)。
其次,在站點掃碼時只需輸入上下車點位,不需要提前購票。目前不接受定時約車。
待車輛到達后,上車按常規模式刷卡、掃碼或投幣即可。
接下來,“云公交”運營模式將在蔣村地鐵站的1306M路上推出,屆時將同步啟動“招呼站2.0”版本——老年乘客、學生等使用智能手機不方便的乘客,只需在站內刷卡或按鈴,公交車將會在短時間內到達。
特別推薦?上海國際客車展? ??上海國際客車展現場參觀報名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