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展消息 國鐵集團10月22日發布消息:國鐵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由原總經理郭竹學接任;免去劉振芳上述職務。
郭竹學1966年11月出生,今年58歲。1986年參加工作,在原鐵道部北京鐵路局北京鐵路分局承德站擔任實習生和車站連接員;1989年到鐵道部運輸局、運輸調度指揮中心調度處擔任調度員,此后一直至2008年的19年間都在運輸局任職。
2008年郭竹學從鐵道部運輸局調度部副主任任上調往鐵路局,任廣州鐵路(集團)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后又歷經南昌鐵路局、上海鐵路局、北京鐵路局局長。在這期間,2013年鐵道部撤銷,成立中國鐵路總公司。2018年5月郭竹學結束10年的鐵路局任職生涯再次回到中國鐵路總公司,任副總經理;2018年12月任國鐵集團副總經理,2022年任總經理。
劉振芳1961年9月出生,今年63歲。1983年參加工作,在原鐵道部北京鐵路局大同鐵路分局大同西電力機務段擔任見習生,此后一直至2004年的21年間均在大同鐵路分局任職。2004年12月,劉振芳從大同鐵路分局副分局長任上調往昆明鐵路局任副局長、局長;后歷經南昌鐵路局、北京鐵路局局長。2017年3月任中國鐵路總公司副總經理,2018年12月任國鐵集團副總經理,2019年11月任國家鐵路局局長,2022年7月擔任國鐵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
國鐵集團此次換帥后,劉振芳也成為國鐵集團及其前身(鐵道部、鐵路總公司)40年來任職期限最短的一把手。劉振芳2022年7月22日任國鐵集團董事長,至今任職兩年零3個月。國鐵集團及其前身歷史上任職期更短的兩位一把手分別是1976年12月擔任鐵道部部長的段君毅和1981年9月擔任鐵道部部長的劉建章。
進入2000年后,歷任部長(董事長)任職期都較長,傅志寰、劉志軍、盛光祖和陸東福分別任職5年、8年、5年和6年。
劉振芳和郭竹學的鐵路從業經歷也高度一致。兩人都是從北京鐵路局見習生(實習生)做起,最后擔任中國鐵路總公司副總經理前的最后一個職位都是北京鐵路局(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局長(董事長),直至升任國鐵集團董事長。
值得關注的是,國鐵集團及其前身中國鐵路總公司連續兩任一把手(陸東福、劉振芳),都是由交通運輸部國家鐵路局局長接任的,而國家鐵路局成立以來的前三任局長(陸東福、楊宇棟、劉振芳)也都是由原鐵道部、中國鐵路總公司、國鐵集團的副部長(或副總經理)接任的。
也就是說,自從鐵道部撤銷后,十余年來,國鐵集團與國家鐵路局一把手任職是互相交替的,此次郭竹學履新打破了上述規律。郭竹學自參加工作后,履歷全部為國鐵系統內,未有代表政府職能的國家鐵路局經歷。
現任國家鐵路局局長是費東斌。2022年9月,費東斌由河南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長任上接任國家鐵路局局長。費東斌是在國鐵系統工作過25年的老鐵路。1991年8月他在原鐵道部沈陽鐵路局參加工作,至2016年離開鐵路系統。
目前國鐵集團共有副總經理4名,分別是徐建軍、王進喜、吳新紅和王立新;另外,宋修德任國鐵集團董事,楊省世任總會計師。
2013年3月10日,存在64年的鐵道部被撤銷,成立由交通運輸部管理的國家鐵路局,承擔行政職責;同時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承擔企業職責,2019年中國鐵路總公司更名國鐵集團。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